對學生的實驗手冊、實驗報告以及教師的實驗教學過程記錄等要及時存檔,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對學校督導評估的重要參考。3.開展“中小學實驗教學合格行動計劃”。推進中小學校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實驗課,保障實驗開展的基本條件,確保基礎性實驗(必做實驗)開出率和實驗儀器配備率逐年提高。到“十四五”末,全省中小學基礎性實驗(必做實驗)開出率和實驗儀器配備率均達100%。(二)推進實驗教學拓展創新4.創新實驗教學組織方式。綜合運用多種方式,促進傳統實驗教學與現代新興科技有機融合,采用數字化等現代技術手段傳統實驗難題,切實提升實驗教學的科學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對于因受時空限制而在現實世界中無法觀察和控制的事物和現象、變化太快或太慢的過程,以及有危險性、破壞性和對環境有危害的實驗,可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呈現。實驗教學要遵循學科特點,推動學生開展研究型、任務型、項目化、問題式、合作式學習。強化基于課程標準要求的跨學科實踐活動研究,探索實驗教學與多學科、多種教學形式的有機融合。倡導學校在統一管理下向學生開放實驗室,有組織地開展學生自主實驗探究活動。5.豐富各類實驗教學資源。為了保障實驗教學條件。福建實驗信息管理與實驗教學信息系統
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氣體和放射性污染。12.環境:各科目實驗室環境布置應有較高的文化品位,且要突出科目特點,營造良好的科學研究、探索和學術氛圍,具有啟迪作用。13.數字化實驗室,應根據%u655要求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計算機和數字化實驗數據采集、分析系統(如傳感器、數據采集器、應用分析軟件等);將的現代化實驗儀器,提供%u7ED生進行自主的科學探究實驗。14.實驗員工作室設置網絡信息口,配備計算機。理、化、生實驗員可以合署辦公。實驗員工作室可設在準備室或儀器室內,但不能設在化學品室及化學實驗準備室內。(四)實驗室要求1.物理實驗室(1)物理實驗室功能要求為課程內容提供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科學實踐活動的場所,為開放式探究實驗提供方便。它包含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和實驗員工作室等配套設施。各室功能如下表功能室名稱主要功能配備要點備注實驗室進行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開放探究實驗的場地配電到桌、可配音視頻設備、信息端口等實驗桌放置位置根據需要定儀器室存放儀器設備通風、防火、防潮、防盜與相應實驗室相鄰準備室進行實驗準備水、電到桌。海南實驗室管理與實驗教學服務軟件專業支撐與數字賦能行動。
強化對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實驗教學開展情況和實驗教學質量等方面評價。嚴格按照《安徽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的實施意見》(皖教基〔2017〕21號)要求,實施初中學業水平實驗操作考試;在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探索將理化生實驗操作納入省級統一考試。10.優化實驗教學人員崗位環境。中小學要明確教師實驗教學工作量標準,把教師實驗教學能力、教學水平和教學實績作為相關學科教師職稱評聘、績效獎勵等的重要依據。加快暢通實驗教學人員和實驗室管理人員職稱評聘通道,逐步提高其高等職稱的比例。(六)強化實驗教學安全管理11.壓實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各地各校要切實增強實驗教學安全意識,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實驗教學安全預案。各地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完善教學用試劑()中的危險化學品、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及易制毒化學品采購、運輸、儲存、保管、使用、回收管理辦法,既要保障實驗教學正常開展,又要確保使用處置安全,達到要求。要認真落實危險化學品管理辦法,健全實驗教學安全責任制,定期開展安全風險排查。12.保障實驗教學安全環境。各地要及時、按需配備危險化學品柜,確保所有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全部納入專柜管理。
3)生物儀器室配置要求序號設備名稱參考規格要求單位配備數量備注Ⅰ類Ⅱ類Ⅲ類1儀器柜1000×600×2000(mm)個若干若干若干可變通結構設計、數量按實際需要確定說明:儀器室使用面積應滿足儀器存放要求并有余地,宜與相應實驗室毗鄰設置,以方便%u655和實驗研究。(4)生物實驗準備室配置要求序號設備名稱參考規格要求單位配備數量備注Ⅰ類Ⅱ類Ⅲ類1準備實驗臺2400×1000×850(mm)張1112水嘴、水池防銹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套111污水排入污水管道3網絡信息口個22(2)4儀器柜個若干若干若干數量和規格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5常用維修工具套1116維修工作臺張111設單相電源插座1套說明:準備室使用面積:30㎡左右/間,宜與相應儀器室毗鄰設置。以方便實驗和實驗研究。在滿足儀器貯存的情況下,準備室和儀器室可合一使用。(5)生物模型標本室配置要求(選配)序號設備名稱參考規格要求單位配備數量備注Ⅰ類Ⅱ類Ⅲ類1標本柜含櫥、架個若干便于學生觀察2模型柜含櫥、架個若干便于學生觀察3干濕度計個14遮光窗簾套15空調臺(1)6抽濕機臺1(6)生物技術實驗室(選配)序號設備名稱參考規格要求單位配備數量備注Ⅰ類Ⅱ類Ⅲ類1書寫板4000×1200。平臺以學習作息時間表為驅動。
健全學生實驗記錄簿,低值易耗品登記簿,實驗儀器損壞、報廢、賠償、維修登記簿,自制教具登記簿、課外科技活動(含科學園和小氣象站的日常管理、觀察記錄等)登記簿。做好實驗室的技術資料(儀器說明書、自制教具材料及實驗中收集的數據等資料)、管理資料(有關文件、儀器驗收單、儀器借還維修等記錄)和%u655資料(實驗%u655計劃、實驗室安排、實驗%u655總結等)的建立、收集與整理歸檔工作。五、小學科學實驗室的使用1.提高科學課實驗開出率按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完成演示、分組等各類實驗,積極提供學生直接參與科學實踐活動的機會,適當增加與小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趣味實驗。實驗操作要正確、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達到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2.有效開展科學探究實驗制定學生探究性實驗計劃,利用實驗室現有資源,可以結合各校自身特點,開設有特色的校本實驗課程及探究課題。創造條件開放科學探究實驗室,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u8BA生親歷各種科學活動。加深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條件的可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水平增加學生探究性實驗的實驗次數、時數。分別對義務教育地方、校本課程實施和普通高中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課程實施進行整體規劃。內蒙古中小學實驗教學軟件研發
平臺內嵌《財政部固定資產數據代碼》。福建實驗信息管理與實驗教學信息系統
市、區兩級教育信息中心分別完成市、區、校三級相關平臺的建設和管理;加強對轄區內相關平臺建設和管理的督導;各區教研部門負責區級監管平臺的日常實驗教學的監督和管理;市教科院負責市級平臺的使用和管理。通過市、區、校三級實驗教學與測評監管平臺管理端,觀測和指導各理科實驗教學的開課情況、教學過程和學習實況等環節,提高理科實驗教學工作的執行力,推動實驗教學和考試評價良性互促。(二)提升教師實驗教學能力6.實施培訓。開展對相關學科教師實驗教學能力和實驗室管理教師技能的分析研判,制定主題式培訓方案,納入教師培訓體系,列入各地各校年度培訓計劃。根據省教師實驗教學能力提升工程安排,在2023年前完成教師實驗教學能力和實驗室管理教師技能的全員首輪培訓。承擔實驗教學任務的學科教師全員參加實驗操作規范和實驗安全管理培訓。7.開展教學研究。各級教科研機構將實驗教學納入教研體系,納入教師業務技能競賽,經常性開展實驗教學教研活動,及時總結并推廣實驗教學典型經驗和做法。將實驗教學納入校本教研內容,每學年至少1次實驗教學展示活動。設立20項蘇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實驗教學專項課題。8.建設培訓基地。“十四五”期間。福建實驗信息管理與實驗教學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