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推進中考招生機制,指導部分高中學校結合實際招收科技特長生,鼓勵有條件的高中學校探索組建科技特色班,為有科學稟賦的學生繼續深造提供平臺。建立中小學科學教師聯合教研機制,開展科學實驗教學說課大賽,鼓勵各中小學教師參與科學教育新方法、新方向、新內容的研制。納入課后服務項目。將科學教育作為課后服務基本項目,鼓勵、引導學生參與以科技為主題課程的課后服務,設立學生科技社團和興趣小組,引導支持有興趣的學生長期、深入、系統地開展科學探究和實驗。為區域不同類別學校實驗室裝備條件達標。陜西中小學實驗教學軟件研發
加強嚴格科學類競賽項目管理,加強統籌和監管,嚴格禁止舉辦不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白名單”內競賽項目,支持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意識、公益的科學類競賽活動和科學素養成果展示活動。建立符合國家政策、具備南昌地方特色的科學類競賽清單,做優做強地方特色。在舉辦南昌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各類賽事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各類市級學生科學教育活動、舉辦科學教育夏(冬)令營等方式,遴選組隊參加、省級競賽,打造中小學生成長平臺。內蒙古中小學實驗教學與實驗室管理軟件改進和完善學生評價。
各省(區、市)要適應城鎮化和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制訂優化縣域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指導意見,著力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適當整合小、散、弱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同時保障必要的上下學交通條件,健全家校常態化溝通機制,切實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10.健全質量均衡推進機制。分省份制定實施規劃,明確實現質量均衡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部省聯合簽訂義務教育質量均衡發展備忘錄。遴選確定一批市(地)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行實驗區,加大市級統籌力度,探索在市(地)域內更大范圍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路徑,有效縮小縣區間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差距。
推廣使用家庭教育指導手冊,開展家庭教育主題宣傳周活動,研發家庭教育指導課程,提升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加強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深入實施專項公益金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實踐活動項目,打造社會實踐大課堂,加強研學基地建設,積極探索數字化社會實踐育人體系。組織實施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發展、財政等部門依據本意見精神,研究制訂實施方案,分解年度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健全推進機制,并在2023年9月底前將實施方案報教育部。各地要進一步強化對基礎教育的投入責任,統籌用好補助資金和自有財力,堅持多渠道籌措經費,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經費支出結構,有效保障行動計劃實施。及時總結宣傳行動計劃實施的成效、經驗,引導全社會支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營造良好氛圍。開展教師需求導向的課程實施能力培訓。
各省(區、市)對幼兒園名稱不規范、使用名稱與審批名稱不符、虛假宣傳、違規使用幼兒教材或境外課程等問題部署開展一次專項清理整治,2023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5.加強民辦園收費監管。各省(區、市)要完善民辦幼兒園收費政策,鼓勵對非營利性民辦園(含普惠性民辦園)收費實行指導價管理;營利性民辦園要堅持教育的公益屬性,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實際辦園成本、市場供需等因素,合理確定收費標準。各地教育、發展部門要綜合施策,加強營利性民辦園收費調控,引導經營者合理確定調價頻率和幅度,必要時可開展成本調查并向社會公布。嚴格實驗教學程序和規范。重慶實驗儀器管理與實驗教學軟件研發
為了保障實驗教學條件。陜西中小學實驗教學軟件研發
為貫徹黨的二會議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科學教育與實踐教學,促進育人方式,受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托,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電化教育館)組織團隊,制定了《中小學實驗教學基本目錄(2023年版)》(以下簡稱《基本目錄》)。《基本目錄》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為基本依據,以各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和教材為參考,立足我國中小學實驗教學實際,遵循育人規律。陜西中小學實驗教學軟件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