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澄江市宇晨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一簇簇披著白霜的藍莓散發出陣陣誘人的清香。種植戶李杰曾是一名普通的農民,曾在建筑工地務工。看到藍莓產業的發展前景后,于2019年開始種植藍莓。經過3年的摸索,他成功掌握了一套成熟的藍莓種植技術,現種有藍莓30畝,平均畝產在1000公斤以上。2021年,基地每畝實現毛收入5萬元,他成立的宇晨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還帶動就業1100多人次。目前,澄江市共有藍莓大中小種植企業16家,藍莓加工企業1家,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15個,基地和種植戶170戶,共種植藍莓1.1萬畝。湛江藍莓種植基地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確保藍莓的品質和產量。廣東特別澄江藍莓成本價
藍莓基地還帶動了村民就近就業。周邊村民除了可以領取土地流轉租金,還能進基地務工,在學習藍莓種植技術的同時,領到數額不等的工資。土地沒流轉前,53歲的潘麗芬在地里種蔬菜,因為是粗放種植,化肥、農藥用量多,這些年澄江加強撫仙湖流域的保護治理,并重點打造以藍莓為主的農業產業園區,她家把3畝土地流轉給基地,換來每年每畝租金3600元。“與種植蔬菜相比,藍莓所需水、肥、藥分別減少30%、10%和5%,這也契合了生態保護的要求。”尹梅花說。北京家喻戶曉澄江藍莓哪些好湛江的氣候為藍莓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使這里的藍莓品質更加優良。
澄江藍莓產業20年來共經歷了兩大時期五個階段的發展歷程,從1.0版到3.0版,是三個階段,為露地栽培時期。第二個時期從4.0版到5.0版,是后兩個階段,為全設施栽培時期,其主要特征是以大棚為標志的現代配套設施栽培。“從露地栽培到大棚栽培是藍莓栽培方式一次質的飛躍,藍莓產業從此走上版本迭代升級之路。以大棚為標志的現代配套設施栽培藍莓,是用工業化理念破局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它帶來的變化和迭代升級速度令人驚喜。”澄江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股長陳春說。
將土地流轉后,潘麗芬回到基地務工,施肥、除草、采摘……每天收入100多元。尹梅花說,每年四五月份是用工高峰期,每天有上千人忙著采摘藍莓,一天支付給務工人員的工資超過10萬元。每年藍莓采摘季,到基地觀光、體驗的游客也很多。游客們穿梭在藍莓林間采摘體驗品嘗,拍照留念,林間充斥著一片歡聲笑語。尹梅花介紹,每年來基地采摘體驗的人數約三四萬人,這也增加了基地的人氣。不止朱家山藍莓種植基地,近年來,澄江市立足自然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打造以藍莓為主的生態觀光農業產業園區,在統一規劃和技術指導下發展集約化、規范化、標準化藍莓種植,助力云南打造世界前列的“綠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湛江藍莓的種植基地周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為藍莓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
歷經多年的發展,云南省澄江市把小小的藍莓做成了大產業,實現企業有發展、農戶有收益,點燃了人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藍莓已成為當地綠色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走進云南某藍莓公司位于澄江市左所片區的種植基地,只見一株株綠茵茵的藍莓樹枝繁葉茂,工人們正在田里對藍莓進行除草。據悉,從翻耕到土地平整,從栽培到除草,從養護到采摘,藍莓產業全生產鏈條需要大量勞動力,該公司吸納了當地及周邊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帶動農民朋友增收致富。湛江藍莓的種植基地還開展了觀光旅游業務,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和品嘗。江蘇名優澄江藍莓預算
湛江藍莓的種植和發展,不僅豐富了人們的飲食選擇,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廣東特別澄江藍莓成本價
走進基地,一株株齊腰高的藍莓樹枝頭,掛滿了晶瑩剔透的藍莓。田間地頭,只見采摘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穿梭在綠葉叢里采摘果實。摘一顆品嘗,口感甜脆。基地負責人尹梅花介紹,基地藍莓品種主要為“春高”“珠寶”等,口感甜脆多汁,深受消費者喜愛,2020年產出藍莓3000多噸,產值達1億多元。為啥選擇將基地落戶在澄江?“我們看重的是澄江的氣候優勢。”尹梅花說,澄江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年內溫差小,晝夜溫差大,加之種植的藍莓品種自身特性,澄江藍莓具有早熟和晚熟的特點,錯開了與外地藍莓的上市時間。據悉,基地里的藍莓主要銷往省外市場,主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地。談到下一步規劃,尹梅花介紹,將通過制作藍莓酒、藍莓飲料,做大做強藍莓精深加工,提升藍莓二次增值空間。廣東特別澄江藍莓成本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