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藍莓果,帶動大產業。據了解,目前澄江市共有藍莓種植戶170余戶、藍莓種植企業6家,注冊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15個、藍莓種植合作聯社1個、藍莓種植協會3個、藍莓加工企業1家,其中國家級重要企業1家、州(市)級重要企業1家。澄江累計種植藍莓1.1萬畝,年產值約5.8億元,以鮮果銷售為主,關聯產品有藍莓果汁、藍莓酒、藍莓果醬等。澄江藍莓產業的飛速發展為村民就業帶來了一條新路,從日常管護到采摘鮮果,藍莓基地產生大量的用工需求。如今,到藍莓基地務工已成為當地村民的一項可觀收入。湛江藍莓的種植技術不斷創新,通過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提高藍莓的產量和品質。特別澄江藍莓名字
藍莓樹體叢生,春季開花早,花為乳白色,壇狀或倒鐘形,花期可持續一個月以上;果實成熟期,藍色的果實猶如一片藍色的海洋,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入秋霜后,葉片呈楓葉般紅色,并可持續15天以上,身臨其境,蔚為壯觀。因此,藍莓可以作為較好的觀光果園樹種。另外,藍莓盆栽時,結果早,易于整形,可制作盆景果樹。種植藍莓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包括土壤選擇與改良、苗木選擇與處理、種植方法、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修剪整形和環境控制等方面。只有掌握了這些技術和管理方法,才能夠保證藍莓的健康生長和高產。廣東價值含量澄江藍莓哪里有湛江藍莓的種植過程中,嚴格控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確保果實的綠色健康。
走進基地,一株株齊腰高的藍莓樹枝頭,掛滿了晶瑩剔透的藍莓。田間地頭,只見采摘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穿梭在綠葉叢里采摘果實。摘一顆品嘗,口感甜脆。基地負責人尹梅花介紹,基地藍莓品種主要為“春高”“珠寶”等,口感甜脆多汁,深受消費者喜愛,2020年產出藍莓3000多噸,產值達1億多元。為啥選擇將基地落戶在澄江?“我們看重的是澄江的氣候優勢。”尹梅花說,澄江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年內溫差小,晝夜溫差大,加之種植的藍莓品種自身特性,澄江藍莓具有早熟和晚熟的特點,錯開了與外地藍莓的上市時間。據悉,基地里的藍莓主要銷往省外市場,主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地。談到下一步規劃,尹梅花介紹,將通過制作藍莓酒、藍莓飲料,做大做強藍莓精深加工,提升藍莓二次增值空間。
例如,中國長白山、大小興安嶺地處高寒山區,惡劣的氣候條件致使許多果樹難以成規模栽培,但對于發展藍莓種植卻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吉林農業大學經過十余年引種研究,選出的優良藍莓品種抗寒能力極強,可以抵抗-40℃以上的低溫。另外,選出的這些抗寒品種多樹體矮小,一般高30-80厘米,長白山、大小興安嶺地區冬季大雪可以覆蓋植株的2/3以上,可確保安全越冬。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區大面積的強酸性沼澤地連片集中,且由于該地區土壤呈強酸性,不適宜作物和樹木生長,直到仍處于撂荒狀態。這類沼澤地稍加改良,即可成為藍莓栽培的理想產區。可以利用藍莓作為改造酸性沼澤地的先鋒樹種,生產名優稀特果品,變廢為寶。湛江,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了的藍莓。
灌水時間:灌水必須在植株出現萎蔫以前進行。灌水頻率的確定應視土壤類型而定。沙土持水力弱,容易干旱,需經常檢查并灌水;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持水力強,灌水可適當減少,但在這類土壤上,黑色的腐殖土有時看起來似乎是濕潤的,但實際上已經干旱,易引起判斷失誤,需要特別注意。判斷灌水與否可根據田間經驗進行:取一定深度的土樣,然后放入手中進行擠壓,如果土壤出水則證明水分合適,如果擠壓不出水,則說明已經干旱。根據生長季內每月的降水量與藍莓生長所需降水也可作出粗略判斷。當降水量低于正常降水量2.5-5厘米時,即可能引起藍莓干旱,需要灌水。比較準確的方法是通過測定土壤含水量、土壤濕度,或者土壤電導率、電阻進行判斷。測定的方法比較簡單,而且準確。從田間取15-45厘米深土壤樣品,接通電阻計,當土壤失水干旱時電阻值升高。湛江藍莓的種植季節里,漫山遍野都是藍莓樹,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浙江健康澄江藍莓宣傳
每當藍莓成熟的季節,湛江的空氣中都彌漫著濃郁的果香,吸引著過往的行人駐足欣賞。特別澄江藍莓名字
藍莓基地還帶動了村民就近就業。周邊村民除了可以領取土地流轉租金,還能進基地務工,在學習藍莓種植技術的同時,領到數額不等的工資。土地沒流轉前,53歲的潘麗芬在地里種蔬菜,因為是粗放種植,化肥、農藥用量多,這些年澄江加強撫仙湖流域的保護治理,并重點打造以藍莓為主的農業產業園區,她家把3畝土地流轉給基地,換來每年每畝租金3600元。“與種植蔬菜相比,藍莓所需水、肥、藥分別減少30%、10%和5%,這也契合了生態保護的要求。”尹梅花說。特別澄江藍莓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