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與金價雙壓下,線路板行業加速布局 AI 與汽車電子
2025 年 4 月,美國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半導體、電動車及鋰電池等 “戰略性產品” 加征關稅,其中線路板(PCB)相關產品稅率從 7.5% 提升至 25%。與此同時,國際金價突破 3500 美元 / 盎司,創歷史新高,雙重壓力下,線路板行業面臨結構性調整。
關稅沖擊與供應鏈重構:
出口成本激增:中國作為全球比較大 PCB 生產國(占 44% 市場份額),出口至美國的通信設備、汽車電子等 PCB 產品成本增加 25%。滬電股份等企業直接出口美國業務占比雖低于 5%,但終端客戶(如英偉達、微軟)的供應鏈轉移需求迫使企業加速布局東南亞。勝宏科技、深南電路等頭部企業通過越南、泰國產能擴張(如勝宏科技越南年產 15 萬平方米 AI 用 HDI 項目)規避關稅,而中小企業因技術轉移難度大,面臨訂單流失風險。區域產能競爭:泰國憑借低關稅和政策優惠,成為 PCB 產業轉移熱點。2024 年泰國 PCB 行業吸引投資 1620 億泰銖,定穎投控、圓裕等企業在當地建設高多層板和 HDI 產線。然而,東南亞本地技術工人短缺,紅板(江西)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工廠引入中國技術團隊,培訓周期長達 6 個月,推高初期投入。
金價上漲倒逼技術升級:
沉金工藝成本承壓:黃金在高頻高速板、封裝基板等產品中用于鍍層,金價上漲導致單平方米 PCB 成本增加約 10-15 元。崇達技術通過優化電鍍工藝減少黃金用量,年節約成本超 500 萬元。替代材料探索:企業加速研發銀、銅合金等替代方案。例如,英特派鉑業開發的原位氧化納米相增強鉑高溫合金成分配方,成功實現 “鉑代銠”,降低貴金屬依賴。沃格光電開發的玻璃基 TGV 線路板,采用激光直接成像技術減少黃金鍍層厚度,單塊板黃金用量降低 30%。
行業趨勢與市場分化:
Prismark 預測,2025 年全球 PCB 市場規模將達 1012.7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 3.8%,但低端消費類市場因價格競爭進一步萎縮,領域(如 AI 服務器、汽車電子)成為增長。華為通過回收廢舊手機線路板提取黃金,3 萬臺設備可提煉純度 99.99% 的黃金餅,年回收量超 120 公斤,推動循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