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產業互聯互通大會召開 張伯禮院士強調構建中醫藥事業
3月28日,由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質量評估創新聯盟、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屆中藥產業互聯互通大會”在重慶隆重召開。大會以“強協同、抓源頭、提質量、促轉型、惠民生”為**思想,匯聚****、科研院所、中藥企業及道地產區**等千余人,共謀中醫藥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新路徑。
圖片來源:***屆中藥產業互聯互通大會張伯禮院士:數字化賦能,推動事業與產業“雙輪驅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質量評估創新聯盟理事長張伯禮在開幕式主旨報告中指出,《2025年*****工作報告》***提出“中醫藥事業與產業并重”,標志著中醫藥發展進入體制創新與模式革新的關鍵階段。他強調,中醫藥人需以數字化技術為引擎,推動全產業鏈融合,構建“事業**產業,產業反哺事業”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圖片來源:***屆中藥產業互聯互通大會
張伯禮院士進一步提出三大方向:
1. 源頭管控:推廣“仿野生種植”模式,強化中藥材道地性,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優化種植環境監測與采收管理;
2. 標準升級:深化“三無一全”(無硫加工、無******污染、***、全過程可追溯)標準體系,提升中藥質量可控性;
3. 價值導向:建立以臨床療效為**的定價機制,推動質量優價市場生態。
科技與創新:桑黃道地藥材成鄉村振興典范大會特別聚焦道地藥材在鄉村振興中的戰略價值。以“桑黃”為例,作為浙江省首批道地藥材之一,其產業化發展成果成為典型案例。杭州桑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海寧道地產區優勢,通過科技創新與生態閉環模式,打造****的桑黃產業基地。
據大會介紹,海寧桑黃基地通過“科技立業、標準興業、生態共富”三大策略實現突破:
科技賦能:與農科院、浙江中醫藥大學合作,建立菌種資源庫,篩選質量菌種,實現工廠化種植;
標準**:對接中醫藥大學飲片廠、華東醫藥等企業,并成為浙江省中醫院、浙江省**醫院***桑黃供應商,銷售額增長近千萬元;
生態共富:創新“農光互補”模式,棚頂發電、棚下種菇,帶動村集體增收,提供靈活就業崗位50余個,農戶年增收超2萬元。
圖片來源:老桑樹
杭州桑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寧道地產區的**實踐 作為行業**,杭州桑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海寧道地產區的**優勢。公司通過“鎮、村、企”聯動,建設“共富工坊”,吸納“共富合伙人”,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鏈條,為區域經濟注入新動能。其經驗為全國道地藥材產區提供了“科技+產業+生態”的融合范本。
圖片來源:老桑樹大會成果:發布多項行業**會上,聯盟發布了2024年第二批“三無一全”品種基地及48個鄉村振興道地藥材示范縣(區),聯盟秘書長鄭文科表示,未來將強化產需對接平臺建設,推動中藥全產業鏈標準化與高質量發展。
本屆大會以“互聯互通”為紐帶,為中醫藥事業與產業的協同發展指明了方向。張伯禮院士總結道:“唯有堅守‘藥材好,藥才好’的初心,方能在全球健康產業中彰顯中醫藥的獨特價值。”而桑黃產業的創新實踐,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詮釋,為鄉村振興與中醫藥現代化提供了可復制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