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等美國零售巨頭恢復中國供貨:高關稅壓力下的供應鏈現實
沃爾瑪等美國零售巨頭恢復中國供貨:高關稅壓力下的供應鏈現實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沃爾瑪、家得寶(Home Depot)和塔吉特(Target)等美國零售巨頭已通知中國供應商恢復因關稅戰而暫停的貨物發運,并確認關稅成本將由美方買家承擔。
這一轉變發生在4月21日這些零售商的CEO集體赴白宮與特朗普總統會面之后,凸顯了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政策對本國零售業造成的巨大壓力,以及中國供應鏈在全球貿易中難以替代的關鍵地位。
高關稅政策下的零售業困境2025年3月以來,特朗普當局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飆升至20%,4月初更直接提高到驚人的145%。這一激進政策立即將美國零售商置于兩難境地:若讓中國供應商承擔關稅,將面臨斷供風險;若自行消化,則利潤將大幅縮水甚至虧損。
沃爾瑪在3月11日曾試圖將關稅成本全數轉嫁給中國供應商,提出"每輪關稅降價10%"的要求,但這一做法很快遭到中國商務部約談,理由是"違反商業合同、擾亂市場秩序"。更嚴重的是,部分中國供應商聯合暫停對美發貨,導致沃爾瑪的寵物食品、日用品等供應鏈出現斷裂風險。
白宮緊急會晤與政策轉向4月21日,沃爾瑪CEO道格·麥克米倫、塔吉特CEO布萊恩·康奈爾和家得寶執行總裁泰德·德克爾集體走進白宮,與特朗普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密談。盡管會后聲明措辭謹慎——沃爾瑪稱會議"卓有成效",塔吉特強調"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但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24小時內,廣東出口商就收到了恢復節慶產品發貨的通知。
據知情人士透露,零售商們在會上向特朗普發出了明確警告:若不調整政策,"兩周后貨架會空"。這對即將面臨中期選舉的特朗普當局構成了直接壓力。零售商們指出,沃爾瑪、塔吉特等企業約40%的商品依賴中國進口,尤其是節日裝飾、平價服飾等品類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供應商。
中國供應鏈的不可替代性這一事件凸顯了中國制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正如參加廣交會的美國采購商菲利普·理查德森所言:"中國制造豐富了全球市場供給","對產品的高度責任感是中國供應商較大的特點。他們可以嚴格把控質量,確保高質量交付"。理查德森在中國創業20余年的經驗表明,從圖紙到樣品"中國工廠72小時內就能響應"的效率,是其他國家難以匹敵的。
沃爾瑪2025財年報告顯示,中國市場為其貢獻了約199.75億美元銷售額,較2024財年的170.11億美元明顯增長。這種深度依存關系使得完全"脫鉤"在短期內根本不現實。尤其對于利潤率較低的基礎消費品,如報道所稱"美國未來一年服裝價格可能上漲65%,鞋類價格上漲可達87%",更凸顯了替代中國供應鏈的經濟代價。
目前尚不清楚沃爾瑪等零售商通知恢復供貨的具體范圍和細節。有出口商表示,恢復的只是部分訂單(主要是節慶產品),而部分日常款式訂單甚至被取消。這表明高關稅環境下,中美貿易仍面臨嚴峻挑戰。
有媒體報道稱,美國可能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降至50%-65%,甚至考慮"分級方案"——對不構成"安全威脅"的商品(如紡織品)征收35%的關稅。但無論具體方案如何,此次零售商集體行動已經表明:口號終究要讓位于經濟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