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過技術改造和監管到位,顆粒物排放減少50%,氮氧化物減少25%,每年可減少排污費約30萬元,相當于年噸水泥少交費0.15萬元,按全國水泥量18.6億噸計算,今后5年可減少排污費達13.95億元。同時減少了粉塵、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污染,環境及社會效益巨大。如果水泥行業能在今后五年內達到30%的原料/燃料替代率,則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億噸,同時因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而成本節省達3720億元,產以生巨大的環保以及經濟效益。早期的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防水水泥
水泥行業是我國繼電力、鋼鐵之后的第三大用煤大戶,我國水泥熟料平均燒成熱耗115千克標煤/噸,比國際先進水平高10%多。全國現有規模以上水泥生產企業約4000家,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500多條。水泥行業二氧化碳的排放僅次于電力行業,位于全國第二。水泥企業的礦山資源消耗與生態破壞也是突出問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編制的《水泥工業污染防治比較好可行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介紹說,編制組2010年對158家水泥企業進行調研,對于每條5000噸/天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而言,企業每年需繳納排污費約90~100萬元防水水泥1889年,中國河北唐山開平煤礦附近,設立了用立窯生產的唐山“細綿土”廠。
硅酸鹽類水泥的生產工藝在水泥生產中具有表示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窯中煅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水泥生產隨生料制備方法不同,可分為干法(包括半干法)與濕法(包括半濕法)兩種。①干法生產。將原料同時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經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窯內煅燒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將生料粉加入適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爾窯內煅燒成熟料的方法,稱之為半干法,仍屬干法生產之一種。
1、水泥主要技術指標(1)比重與容重:標準水泥比重為3.1,容重通常采用1300公斤/立方米。(2)細度:指水泥顆粒的粗細程度。顆粒越細,硬化得越快,早期強度也越高。(3)凝結時間:水泥加水攪拌到開始凝結所需的時間稱初凝時間。從加水攪拌到凝結完成所需的時間稱終凝時間。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早于45分鐘,終凝時間不遲于6.5小時;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終凝時間不遲于10小時。實際上初凝時間在1~3h,而終凝為4~6小時。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由專門凝結時間測定儀進行(4)強度:水泥強度應符合國家標準。(5)體積安定性:指水泥在硬化過程中體積變化的均勻性能。水泥中含雜質較多,會產生不均勻變形。(6)水化熱:水泥與水作用會產生放熱反應,在水泥硬化過程中,不斷放出的熱量稱為水化熱。(7)標準稠度:指水泥凈漿對標準試桿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時的稠度。水泥凈漿對標準試桿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時的稠度。
(7)忌水多灰稠人們常常忽視用水量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施工中為便于澆搗,有時不認真執行配合比,而把混凝土拌得很稀。由于水化所需要的水分*為水泥重量的20%左右,多余的水分蒸發后便會在混凝土中留下很多孔隙,這些孔隙會使混凝土強度降低。因此在保障澆筑密實的前提下,應比較大限度地減少拌合用水。許多人認為抹灰所用的水泥,其用量越多抹灰層就越堅固。其實,水泥用量越多,砂漿越稠,抹灰層體積的收縮量就越大,從而產生的裂縫就越多。一般情況下,抹灰時應先用1:(3—5)的粗砂漿抹找平層,再用1:(1.5—2.5)的水泥砂漿抹很薄的面層,切忌使用過多的水泥。水泥發泡按生產方式不同可分為物理發泡和化學發泡。防水水泥
混凝土或抹灰如操作后便遭曝曬,隨著水分的迅速蒸發,其強度會有所降低,甚至完全喪失。防水水泥
1756年,英國工程師J.斯米頓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時發現:要獲得水硬性石灰,必須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來燒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漿,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這個重要的發現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1796年,英國人J.帕克用泥灰巖燒制出了一種水泥,外觀呈棕色,很像古羅馬時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命名為羅馬水泥。因為它是采用天然泥灰巖作原料,不經配料直接燒制而成的,故又名天然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特別適用于與水接觸的工程。防水水泥
上海銀鴿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著先進的發展理念,先進的管理經驗,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要求自己,不斷創新,時刻準備著迎接更多挑戰的活力公司,在上海市等地區的建筑、建材中匯聚了大量的人脈以及**,在業界也收獲了很多良好的評價,這些都源自于自身的努力和大家共同進步的結果,這些評價對我們而言是比較好的前進動力,也促使我們在以后的道路上保持奮發圖強、一往無前的進取創新精神,努力把公司發展戰略推向一個新高度,在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之下,全力拼搏將共同上海銀鴿實業供應和您一起攜手走向更好的未來,創造更有價值的產品,我們將以更好的狀態,更認真的態度,更飽滿的精力去創造,去拼搏,去努力,讓我們一起更好更快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