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可以用散熱器的基板溫度的數值來代替整流橋的殼溫,這樣不在測量上易于實現,還不會給終的計算帶來不可容忍的誤差。折疊仿真分析整流橋在強迫風冷時的仿真分析前面本文從不同情形下的傳熱途徑著手,用理論的方法分析了整流橋在三種不同冷卻方式下的傳熱過程,在此本文通過仿真軟件詳細的整流橋模型來對帶有散熱器、強迫風冷下的整流橋散熱問題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圖5、仿真計算模型如上圖是仿真計算的模型外型圖。在該模型中,通過解剖一整流橋后得到的相關尺寸參數來進行仿真分析模型的建立。其仿真分析結果如下所示:圖6、整流橋散熱器基板溫度分布有上圖可以看出,整流橋散熱器的基板溫度分布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均勻的,約70℃左右。...
在元器件的相關參數表里,生產廠家都會提供該器件在自然冷卻情況下的結—環境的熱阻(Rja)和當元器件自帶一散熱器,通過散熱器進行器件冷卻的結--殼熱阻(Rjc)。整流橋接線方法及接線圖整流橋連接方法主要分兩種情況來理解,一個是實物產品與電路圖的對應方式。如上圖所示:左側為橋式整流電路內部結構圖,B3作為整流正極輸出,C4作為整流負極輸出,A1與A2共同作為交流輸入端。右側為整流橋實物產品圖樣式,A1與A2集成在了中間位置,正負極在**外側。實際運用中我們只需要將實物C4負極腳位對應連接電路圖C4點,實物B3正極腳位與電路圖B3相連接。上訴方式即為整流橋實物產品與電路原理圖的連接方式。整流橋連接方...
整流橋通常是由兩只或四只整流硅芯片作橋式連接,兩只的為半橋,四只的則稱全橋。外部采用絕緣朔料封裝而成,大功率整流橋在絕緣層外添加鋅金屬殼包封,增強散熱性能。一、整流橋定義整流橋就是將整流管封在一個殼內了,分全橋和半橋。全橋是將連接好的橋式整流電路的四個二極管封在一起。半橋是將兩個二極管橋式整流的一半封在一起,用兩個半橋可組成一個橋式整流電路,一個半橋也可以組成變壓器帶中心抽頭的全波整流電路,選擇整流橋要考慮整流電路和工作電壓。二、整流橋作用整流橋作為一種功率元器件,非常***。應用于各種電源設備。三、整流橋工作原理整流橋有多種方法可以用整流二極管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包括半波整流、全波整流以及...
1)、整流橋殼體表面散熱熱阻a)整流橋正面殼體的散熱熱阻:同不帶散熱器的強迫風冷一樣:b)整流橋背面殼體的散熱熱阻:假設忽約整流橋與殼體的接觸熱阻,則:;選擇散熱器與環境間熱阻的典型值為:于是:則整流橋通過殼體表面散熱的總熱阻為:2)、流橋通過引腳散熱的熱阻:此時的熱阻同整流橋不帶散熱器進行強迫風冷時的情形一樣,于是有:于是我們可以得到,在整流橋帶散熱器進行強迫風冷時的散熱總熱阻為上述兩個傳熱途徑的并聯熱阻:仔細分析上述的計算過程和各個傳熱途徑的熱阻數值,我們可以得出在整流橋帶散熱器進行強迫風冷時的如下結論:①在上述的三個傳熱途徑中(整流橋正面傳熱、整流橋背面通過散熱器的傳熱和整流橋通過引腳的...
以及設置于所述塑封體內的整流橋、功率開關管、邏輯電路、至少兩個基島;其中,所述整流橋的一交流輸入端通過基島或引線連接所述火線管腳,第二交流輸入端通過基島或引線連接所述零線管腳,一輸出端通過基島或引線連接所述高壓供電管腳,第二輸出端通過基島或引線連接所述信號地管腳;所述邏輯電路的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邏輯控制信號,高壓端口連接所述功率開關管的漏極,采樣端口連接所述采樣管腳,接地端口連接所述信號地管腳;所述功率開關管的柵極連接所述邏輯控制信號,漏極連接所述漏極管腳,源極連接所述采樣管腳;所述功率開關管及所述邏輯電路分立設置或集成于控制芯片內??蛇x地,所述火線管腳、所述零線管腳、所述高壓供電管腳及所述漏...
全橋由四只二極管組成,有四個引腳。兩只二極管負極的連接點是全橋直流輸出端的“正極”,兩只二極管正極的連接點是全橋直流輸出端的“負極”。大多數的整流全橋上,均標注有“+”、“-”、“~”符號.(其中“+”為整流后輸出電壓的正極,“-”為輸出電壓的負極,“~”為交流電壓輸入端),很容易確定出各電極。2)萬用表檢測法。如果組件的正、負極性標記已模糊不清,也可采用萬用表對其進行檢測。檢測時,將萬用表置“R×1k”擋,黑表筆接全橋組件的某個引腳,用紅表筆分別測量其余三個引腳,如果測得的阻值都為無窮大,則此黑表筆所接的引腳為全橋組件的直流輸出正極;如果測得的阻值均在4~l0kΩ范圍內,則此時黑表所接的引腳...
所述功率開關管可通過所述信號地基島14及所述信號地管腳gnd實現散熱。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控制芯片12可根據設計需要設置在不同的基島上。當設置于所述信號地基島14上時所述控制芯片12的襯底與所述信號地基島14電連接,散熱效果好。當設置于其他基島上時所述控制芯片12的襯底與該基島絕緣設置,包括但不限于絕緣膠,以防止短路,散熱效果略差。具體設置方式可根據需要進行設定,在此不一一贅述。本實施例的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采用兩基島架構,將整流橋,功率開關管及邏輯電路集成在一個引線框架內,其中,一個引線框架是指形成于同一塑封體中的管腳、基島、金屬引線及其他金屬連接結構;由此,本實施例可降低封裝成本。如圖2所示...
假設其PCB板的實際有效散熱面積為整流橋表面積的2倍,則PCB板與環境間的傳熱熱阻為:故,通過整流橋引腳這條傳熱途徑的熱阻為:比較上述兩種傳熱途徑的熱阻可知:整流橋通過殼體表面自然對流冷卻進行散熱的熱阻()是通過引腳進行散熱這種散熱途徑的熱阻()的。于是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在自然冷卻的情況下,整流橋的散熱主要是通過其引腳線(輸出引腳正負極)與PCB板的焊盤來進行的。因此,在整流橋的損耗不大,并用自然冷卻方式進行散熱時,我們可以通過增加與整流橋焊接的PCB表面的銅覆蓋面積來改善其整流橋的散熱狀況。同時,我們可以根據上述的兩條傳熱途徑得到整流橋內二極管結溫到周圍環境間的總熱阻,即:其實這個熱阻也...
負極連接所述高壓續流二極管的負極;所述高壓續流二極管的正極通過基島或引線連接所述漏極管腳;所述邏輯電路的高壓端口連接所述高壓供電管腳。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源模組,所述電源模組至少包括:上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一電容,負載及一采樣電阻;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火線管腳連接火線,零線管腳連接零線,信號地管腳接地;所述一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高壓供電管腳,另一端接地;所述負載連接于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高壓供電管腳與漏極管腳之間;所述一采樣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采樣管腳,另一端接地。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還...
整流橋模塊作為一種功率元器件,廣泛應用于各種電源設備。其內部主要是由四個二極管組成的橋路來實現把輸入的交流電壓轉化為輸出的直流電壓。在整流橋模塊的每個工作周期內,同一時間只有兩個二極管進行工作,通過二極管的單向導通功能,把交流電轉換成單向的直流脈動電壓。對一般常用的小功率整流橋進行解剖會發現,其內部的結構所示,該全波整流橋采用塑料封裝結構(大多數的小功率整流橋都是采用該封裝形式)。橋內的四個主要發熱元器件——二極管被分成兩組分別放置在直流輸出的引腳銅板上。在直流輸出引腳銅板間有兩塊連接銅板,他們分別與輸入引**流輸入導線)相連,形成我們在外觀上看見的有四個對外連接引腳的全波整流橋。由于一般整流...
所述負載連接于所述第三電容c3的兩端。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負載為led燈串,所述led燈串的正極連接所述高壓供電管腳hv,負極連接所述第三電容c3與所述一電感l1的連接節點。如圖4所示,所述第二采樣電阻rcs2的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1的采樣管腳cs,另一端接地。本實施例的電源模組為非隔離場合的小功率led驅動電源應用,適用于高壓buck(5w~25w)。實施例三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與實施例一及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整流橋的設置方式不同,且還包括瞬態二極管dtvs。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瞬態二極管dtvs與所述高壓續流二極管df疊置于...
n型二極管的下層為n型摻雜區,上層為p型摻雜區,下層底面鍍銀,上層頂面鍍鋁;第三整流二極管dz3及第四整流二極管dz4為p型二極管,p型二極管的下層為p型摻雜區,上層為n型摻雜區,下層底面鍍銀,上層頂面鍍鋁。所述一整流二極管dz1的負極(金屬銀層)通過導電膠或錫膏粘接于高壓供電基島13上,正極(金屬鋁層)通過金屬引線連接所述零線管腳n。所述第二整流二極管dz2的負極(金屬銀層)通過導電膠或錫膏粘接于所述高壓供電基島13上,正極(金屬鋁層)通過金屬引線連接所述火線管腳l。所述第三整流二極管dz3的正極(金屬銀層)通過導電膠或錫膏粘接于信號地基島14上,負極(金屬鋁層)通過金屬引線連接所述零線管腳...
目錄1整流橋模塊的原理2整流橋模塊的結構特點3整流橋模塊的優點4整流橋模塊的分類展開1整流橋模塊的原理其內部主要是由四個二極管組成的橋路來實現把輸入的交流電壓轉化為輸出的直流電壓。在整流橋的每個工作周期內,同一時間只有兩個二極管進行工作,通過二極管的單向導通功能,把交流電轉換成單向的直流脈動電壓。對一般常用的小功率整流橋(如:RECTRONSEMICONDUCTOR的RS2501M)進行解剖會發現,其內部的結構如圖2所示,該全波整流橋采用塑料封裝結構(大多數的小功率整流橋都是采用該封裝形式)。橋內的四個主要發熱元器件——二極管被分成兩組分別放置在直流輸出的引腳銅板上。在直流輸出引腳銅板間有兩塊...
b)整流橋自帶散熱器。1、整流橋不帶散熱器對于整流橋不帶散熱器而采用強迫風冷這種情況,其分析的過程同自然冷卻一樣,只不過在計算整流橋外殼向環境間散熱的熱阻和PCB板與環境間的傳熱熱阻時,對其換熱系數的選擇應該按照強迫風冷情形來進行,其數值通常為20~30W/m2C。也即是:于是可以得到整流橋殼體表面的傳熱熱阻和通過引腳的傳熱熱阻為:于是整流橋的結-環境的總熱阻為:由上述整流橋不帶散熱器的強迫對流冷卻分析中可以看出,通過整流橋殼體表面的散熱途徑與通過引腳進行散熱的熱阻是相當的,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其冷卻風速的大小來改變整流橋的換熱狀況,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采用增大PCB板上銅的覆蓋率來改善PCB...
一插片、第二插片之間通過線圈架隔開,可以明顯增大爬電距離,從而提高了電氣性能和可靠性,提升了產品質量;而且整流橋堆放置在線圈架繞線的不同側,減少了線圈發熱引起整流橋堆損傷或整個繞組的二次損傷。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線圈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整流橋堆的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圖1-4所示,一種電磁閥的帶整流橋繞組塑封機構,包線圈架1、繞組、插片組件及塑封殼,其中所述線圈架1為一塑料架,該線圈架1包括...
全橋由四只二極管組成,有四個引腳。兩只二極管負極的連接點是全橋直流輸出端的“正極”,兩只二極管正極的連接點是全橋直流輸出端的“負極”。大多數的整流全橋上,均標注有“+”、“-”、“~”符號.(其中“+”為整流后輸出電壓的正極,“-”為輸出電壓的負極,“~”為交流電壓輸入端),很容易確定出各電極。2)萬用表檢測法。如果組件的正、負極性標記已模糊不清,也可采用萬用表對其進行檢測。檢測時,將萬用表置“R×1k”擋,黑表筆接全橋組件的某個引腳,用紅表筆分別測量其余三個引腳,如果測得的阻值都為無窮大,則此黑表筆所接的引腳為全橋組件的直流輸出正極;如果測得的阻值均在4~l0kΩ范圍內,則此時黑表所接的引腳...
所以在自然冷卻散熱的情況下,整流橋的大部分損耗是通過該引腳把熱量傳遞給PCB板,然后由PCB板擴充其換熱面積而散發到周圍的環境中去。具體的分析計算如下:1、整流橋表面熱阻如圖2所示,可以得到整流橋的正向散熱面距熱源的距離為,背向散熱面距熱源的距離為,因此忽約其熱量在這四個表面的散發,可以得到整流橋正面和背面的傳熱熱阻為:一個二極管的熱阻為:由于在同一時間,整流橋內的四個二極管只有兩個在同時進行工作,因此整流橋正面與背面的傳熱熱阻應分別為兩個二極管熱阻的并聯,即:由于整流橋表面到周圍空氣間的散熱為自然對流換熱,則整流橋殼體表面的自然冷卻熱阻為:由上所述,可以得到整流橋通過殼體表面(正面和背面)的...
請參閱圖1~圖7。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圖示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想,遂圖式中顯示與本實用新型中有關的組件而非按照實際實施時的組件數目、形狀及尺寸繪制,其實際實施時各組件的型態、數量及比例可為一種隨意的改變,且其組件布局型態也可能更為復雜。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1,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1包括:塑封體11,設置于所述塑封體11邊緣的多個管腳,以及設置于所述塑封體11內的整流橋、功率開關管、邏輯電路、高壓供電基島13及信號地基島14。如圖1所示,所述塑封體11呈長方形,用于將引線框架及器件整合在一起,并保護內部器件。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塑封體...
在元器件的相關參數表里,生產廠家都會提供該器件在自然冷卻情況下的結—環境的熱阻(Rja)和當元器件自帶一散熱器,通過散熱器進行器件冷卻的結--殼熱阻(Rjc)。整流橋接線方法及接線圖整流橋連接方法主要分兩種情況來理解,一個是實物產品與電路圖的對應方式。如上圖所示:左側為橋式整流電路內部結構圖,B3作為整流正極輸出,C4作為整流負極輸出,A1與A2共同作為交流輸入端。右側為整流橋實物產品圖樣式,A1與A2集成在了中間位置,正負極在**外側。實際運用中我們只需要將實物C4負極腳位對應連接電路圖C4點,實物B3正極腳位與電路圖B3相連接。上訴方式即為整流橋實物產品與電路原理圖的連接方式。整流橋連接方...
負極連接所述高壓續流二極管的負極;所述高壓續流二極管的正極通過基島或引線連接所述漏極管腳;所述邏輯電路的高壓端口連接所述高壓供電管腳。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源模組,所述電源模組至少包括:上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一電容,負載及一采樣電阻;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火線管腳連接火線,零線管腳連接零線,信號地管腳接地;所述一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高壓供電管腳,另一端接地;所述負載連接于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高壓供電管腳與漏極管腳之間;所述一采樣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采樣管腳,另一端接地。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還...
并且兩個為對稱設置,在所述一限位凸部101上設有凹陷部11,所述一插片21嵌入到所述凹陷部11當中。具體的,所述第二插片22為金屬銅片,在所述一限位凸部101上設有插接槽100,所述第二插片22的一端插入到所述插接槽100當中;并且在所述插接槽100的內壁上設有開口104,所述第二插片22上設有卡扣凸部220,所述卡扣220可卡入到所述開口104當中;在所述第二插片22的側壁上設有電連凸部221,所述電連凸部221與所述第二插片22一體成型;所述整流橋堆3一側設凸出部31,所述凸出部31為兩個,一個凸出部31對應一個電連凸部221;所述凸出部31與所述電連凸部221通過焊錫連接在一起;在所述整...
全橋由四只二極管組成,有四個引腳。兩只二極管負極的連接點是全橋直流輸出端的“正極”,兩只二極管正極的連接點是全橋直流輸出端的“負極”。大多數的整流全橋上,均標注有“+”、“-”、“~”符號.(其中“+”為整流后輸出電壓的正極,“-”為輸出電壓的負極,“~”為交流電壓輸入端),很容易確定出各電極。2)萬用表檢測法。如果組件的正、負極性標記已模糊不清,也可采用萬用表對其進行檢測。檢測時,將萬用表置“R×1k”擋,黑表筆接全橋組件的某個引腳,用紅表筆分別測量其余三個引腳,如果測得的阻值都為無窮大,則此黑表筆所接的引腳為全橋組件的直流輸出正極;如果測得的阻值均在4~l0kΩ范圍內,則此時黑表所接的引腳...
包括但不限于高壓供電基島13或漏極基島15)或不同基島(包括但不限于高壓供電基島13及漏極基島15),在此不一一贅述。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實現方式,如圖5所示,所述整流橋設置于火線基島16及零線基島17上。具體地,所述整流橋采用兩個n型二極管及兩個p型二極管實現,其中,第五整流二極管dz5及第六整流二極管dz6為n型二極管,所述第七整流二極管dz7及第八整流二極管dz8為p型二極管。所述第五整流二極管dz5的負極通過導電膠或錫膏粘接于所述火線基島16上,正極通過金屬引線連接所述信號地管腳gnd。所述第六整流二極管dz6的負極通過導電膠或錫膏粘接于所述零線基島17上,正極通過金屬引線連接所述信號地...
n型二極管的下層為n型摻雜區,上層為p型摻雜區,下層底面鍍銀,上層頂面鍍鋁;第三整流二極管dz3及第四整流二極管dz4為p型二極管,p型二極管的下層為p型摻雜區,上層為n型摻雜區,下層底面鍍銀,上層頂面鍍鋁。所述一整流二極管dz1的負極(金屬銀層)通過導電膠或錫膏粘接于高壓供電基島13上,正極(金屬鋁層)通過金屬引線連接所述零線管腳n。所述第二整流二極管dz2的負極(金屬銀層)通過導電膠或錫膏粘接于所述高壓供電基島13上,正極(金屬鋁層)通過金屬引線連接所述火線管腳l。所述第三整流二極管dz3的正極(金屬銀層)通過導電膠或錫膏粘接于信號地基島14上,負極(金屬鋁層)通過金屬引線連接所述零線管腳...
以上就是ASEMI對于整流橋接法的兩個方面介紹正、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及故障處理如圖9-24所示是能夠輸出正、負極性單向脈動直流電壓的全波整流電路。電路中的T1是電源變壓器,它的次級線圈有一個中心抽頭,抽頭接地。電路由兩組全波整流電路構成,VD2和VD4構成一組正極性全波整流電路,VD1和VD3構成另一組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兩組全波整流電路共用次級線圈。圖9-24輸出正、負極性直流電壓的全波整流電路1.電路分析方法關于正、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分析方法說明下列2點:(1)在確定了電路結構之后,電路分析方法和普通的全波整流電路一樣,只是需要分別分析兩組不同極性全波整流電路,如果已經掌握了全波整流電路的...
整流橋模塊作為一種功率元器件,廣泛應用于各種電源設備。其內部主要是由四個二極管組成的橋路來實現把輸入的交流電壓轉化為輸出的直流電壓。在整流橋模塊的每個工作周期內,同一時間只有兩個二極管進行工作,通過二極管的單向導通功能,把交流電轉換成單向的直流脈動電壓。對一般常用的小功率整流橋進行解剖會發現,其內部的結構所示,該全波整流橋采用塑料封裝結構(大多數的小功率整流橋都是采用該封裝形式)。橋內的四個主要發熱元器件——二極管被分成兩組分別放置在直流輸出的引腳銅板上。在直流輸出引腳銅板間有兩塊連接銅板,他們分別與輸入引**流輸入導線)相連,形成我們在外觀上看見的有四個對外連接引腳的全波整流橋。由于一般整流...
所述負載連接于所述第三電容c3的兩端。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負載為led燈串,所述led燈串的正極連接所述高壓供電管腳hv,負極連接所述第三電容c3與所述一電感l1的連接節點。如圖4所示,所述第二采樣電阻rcs2的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1的采樣管腳cs,另一端接地。本實施例的電源模組為非隔離場合的小功率led驅動電源應用,適用于高壓buck(5w~25w)。實施例三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與實施例一及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整流橋的設置方式不同,且還包括瞬態二極管dtvs。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瞬態二極管dtvs與所述高壓續流二極管df疊置于...
所述火線管腳l、所述零線管腳n、所述高壓供電管腳hv及所述漏極管腳drain與臨近管腳之間的間距一般設置為大于2mm,不能低于,包括但不限于~2mm,2mm~3mm,進而滿足高壓的安全間距要求。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實現方式,所述信號地管腳gnd的寬度大于,進一步設置為~1mm,以加強散熱,達到封裝熱阻的作用。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火線管腳l、所述高壓供電管腳hv及所述漏極管腳drain位于所述塑封體11的一側,所述零線管腳n、所述信號地管腳gnd及所述采樣管腳cs位于所述塑封體11的另一側。需要說明的是,各管腳的排布位置及間距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如圖1所示,所述整流...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及電源模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及電源模組將整流橋、功率開關管、邏輯電路通過一個引線框架封裝在同一個塑封體中,以此減小封裝成本。附圖說明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一種實現方式。圖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源模組的一種實現方式。圖3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另一種實現方式。圖4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源模組的另一種實現方式。圖5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又一種實現方式。圖6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源模組的又一種實現方式。圖7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源模組的再一種實現方式。元件標號說明1合封整流橋...
所述負載連接于所述第三電容的兩端;所述第二采樣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采樣管腳,另一端接地。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源模組,所述電源模組至少包括:上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第四電容,變壓器,二極管,第五電容,負載及第三采樣電阻;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火線管腳連接火線,零線管腳連接零線,信號地管腳接地;所述第四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高壓供電管腳,另一端接地;所述變壓器的圈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高壓供電管腳,另一端連接所述合封整流橋的封裝結構的漏極管腳;所述變壓器的第二線圈一端經由所述二極管及所述第五電容連接所述第二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