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婚戀咨詢師佩瑞爾在《危險關系》一書中,就詳解了發現伴侶出軌后的心理狀態。**快升起的感覺,就是幻滅。佩瑞爾解釋:“出軌直接打擊的是我們**重要的心理結構之一——我們對過去的記憶。它不僅劫持了一對伴侶的希望和計劃,也為他們的過去打上了問號。”不少女人都跟我說過:曾幾何時,她認為老公是比較好的男人。但發現丈夫出軌的那一刻,整個世界崩塌了。想起丈夫對自己的呵護,她不明白,一向顧家體貼的男人,為什么能一邊給她暖腳,一邊跟另一個女人打情罵俏?進而開始懷疑人生。過去的回憶,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因此,當發現所熟知的記憶都可能是假的。那到底什么才是真的?我的存在,也是假的嗎?,可怕的,是對自我價...
有家長因為孩子沉迷網絡而找到我。在跟家長的訪談中,我會發現,父親因為工作原因,長期不在家,孩子的教育都是由媽媽來負責的。媽媽非常用心,但也對孩子非常嚴格,她原來的管教方式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經不太適用,而玩網絡游戲就成為了母子矛盾的導火線。孩子拒絕跟媽媽溝通,也拒絕上學,這時候媽媽急了,才想到要搬來爸爸這個救兵。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爸爸也沒招。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我會發現媽媽很嚴苛,而爸爸想對寬容些。或許因為長年在外,爸爸對孩子也有很多的內疚,所以在孩子提出要求時,爸爸后面總是妥協而無法堅持**初跟媽媽訂立的原則。結果,媽媽把這糟糕的結果都歸咎到爸爸的不作為或者縱容,爸爸似乎也很無力,但骨子里...
不要給自己貼標簽,也不要給別人貼標簽。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做“大二綜合征”,說的是當心理學的大學生到大二的時候會學習到很多中心理現象,而學生們往往會有一段時間看到某個心理學現象,就覺得自己就是這個癥狀,而他們看到其他的知識后,他們又覺得自己又符合另一種心理癥狀。就像很多醫學生,在學習到某個疾病的特征表現后,他們覺得自己好像也很符合這些現象,從而覺得自己可能患上了這個疾病。綜上,如果當你了解到很多人格障礙之后,也覺得自己也可能患有相關障礙的話,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并不是說你真的生病了。所以,我認為在介紹依賴型人格障礙之前,有必要先強調一下:你現在可能正在喝一杯濃縮咖啡,如果你覺得自...
情緒失控的父母越來越多,心理穩定的孩子越來越少。失控從來不是一瞬間的爆發,而是無數情緒的累積情緒失控,在心理學上通常認為是個體受到“應激源”的影響,自動開啟了情緒應激模式(emotionalstressresponse)。這些應激源,就是我們所說的“導火索”,比如:孩子吵鬧,作業教不會等等。但并不是一出現應激源,人就會失控。應激反應的背后,有著更深層的心理機制。一般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警告反應期(Alarm)當應激源出現時,我們的身體會進入“戰或逃”模式,準備應對壓力或刺激。比如,一想到要輔導孩子寫作業,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等。b.抗拒期(Resistance)在警告反應過后,我...
如何用低成本正確自救我們看到,不加分辨的選擇書籍課程并不值得提倡,它會無形中增大自我成長的成本,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既控制成本又正確自救呢?首先,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選擇。有無心理學基礎?有無深入學習的意愿?想解決什么問題?解決到什么程度?界定好自己的目標之后再去進行書籍課程的選擇。比如,想要0基礎開始深入學習心理學,那么市面上的**書就不太適合你;想要解決具體問題,那么可以把相關問題的書籍羅列一下,通過作者資質、內容簡介、目錄、書評來決定要哪本,選課也是一樣。然后,發現問題及時尋求專業幫助。比如,前面提到的看完書更混亂的時候,可以通過向專業平臺、專業人士發起提問的方式及時求助,自救并不...
有家長因為孩子沉迷網絡而找到我。在跟家長的訪談中,我會發現,父親因為工作原因,長期不在家,孩子的教育都是由媽媽來負責的。媽媽非常用心,但也對孩子非常嚴格,她原來的管教方式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經不太適用,而玩網絡游戲就成為了母子矛盾的導火線。孩子拒絕跟媽媽溝通,也拒絕上學,這時候媽媽急了,才想到要搬來爸爸這個救兵。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爸爸也沒招。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我會發現媽媽很嚴苛,而爸爸想對寬容些。或許因為長年在外,爸爸對孩子也有很多的內疚,所以在孩子提出要求時,爸爸后面總是妥協而無法堅持**初跟媽媽訂立的原則。結果,媽媽把這糟糕的結果都歸咎到爸爸的不作為或者縱容,爸爸似乎也很無力,但骨子里...
對于依賴性人格障礙的主要成因,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2]中提出,是因為“童年早期的依賴需求沒有得到足夠的滿足,從而導致成年期的心理固著在“口欲期”,以至于使一個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斷延長,有的人甚至處于“終生心理哺乳”狀態”。我記得在一個“心理學流派介紹”的一門課中,形容弗洛伊德提出的幾個時期中的口欲期,說處在“口欲期”的人格,通常會表現為將受到的攻擊或者負面的事件像吞一個雞蛋一樣吞進自己的嘴巴里,然后把這個雞蛋在嘴巴里通過擠壓和反復地咀嚼讓這個東西破碎在自己的口中。這樣的人一般傾向于將外界受到的刺激內化,這是相對于“肛門期”的人格來說的。通過依賴性人格障礙的主要成因,我們可以總結出三種容易...
心理貪腐是咨詢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利用其身份獲取咨詢費以外的利益心理虛榮是指咨詢中咨詢師不帶反思的獲取無意識的自我價值滿足在心理工作中秉承“不求不助”的原則,這個原則有雙方:助人者與求助者。在助人者與求助者之間,存在著權利的不平等。權利不平等是滋生貪腐與虛榮的溫床。包括:咨詢師以咨詢中來訪者的改變為自我價值實現的依附,從來訪者處獲取咨詢費以外的經濟收入,對來訪者的現實資源與心理資源的剝削,精神分析是一個人為構造的重新養育過程,咨詢師有類似父母的位置與職責、權利,但咨詢師不是父母,“像”與“是”是有區別的。來訪者在過往的成長經歷中,飽受父母天生家長權利的鉗制和用自身的存在滿足父母虛榮的部分常常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