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以控制性指標明確了比較低準入門檻,制定了“認定評價”與“等級評價”標準。衡量一幢建筑能否算裝配式建筑,比較低標準是:主體結構部分的評價分值不低于20分、圍護墻和內隔墻部分的評價分值不低于10分、采用全裝修、裝配率不低于50%,這幾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裝配式建筑評價等級劃分為A級、AA級、AAA級。裝配率為60%~75%時,評價為A級裝配式建筑;裝配率為76%~90%時,評價為AA級裝配式建筑;裝配率為91%及以上時,評價為AAA級裝配式建筑。建筑結構不斷發展與創新,與之對應的建筑形式也在時刻地發生改變。分析建筑歷史上的每一次新的形制、新的風格的誕生,無不伴隨著結構技術的變化。尤其是現在...
2016年2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建設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筑?!?月,裝配式建筑出現在《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9月,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隨即,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目標及八項任務。1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在上海召開全國裝配式建筑現場會,提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
在整體結構形式已經確立的前提下,依據空間組織需要來合理調整結構形式,從而可更好地滿足對空間的分割、空間的延伸以及空間的開放要求。根據空間分割要求處理結構形式,本章從空間的水平向分割、豎直向分割與三維空間的分割三個角度分別加以闡釋;根據空間延伸效果,可以在結構的底部,也可以在結構的中部和頂部分別進行延伸,具體應考慮結構的承受性和適應性;根據空間開放程度,可以開放建筑的頂界面,也可以開放建筑的側界面,以及頂界面,并在結構處理上采取相應考慮。按照空間組織的需求考慮具體的結構構思,不但可以方便結構計算、施工,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對一個的建筑師來說,也是進行建筑創作創新,開拓設計思路的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