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保護安全區域邊界 從第二級到第四級,安全區域邊界的要求變化不大,主要是在入侵防范中增加了“應在檢測到網絡攻擊行為、異常流量情況時進行告警”。 如果整體來看,安全區域邊界引入了“訪問控制”機制,即在虛擬化網絡邊界、不同等級的網絡安全區域設置訪問控制規則,讓不同的人做自己范圍內的事。 安全建設管理 這一部分,分為云服務商選擇和供應鏈管理。在云服務商方面,規定明確要求“安全合規”,并且云計算平臺為其承載的業務應用系統提供相應等級的安全保護能力。 并且,一旦服務,應該規定各項服務內容和具體技術指標,包括管理范圍、職責劃分、訪問授權、隱私保護、行為準則和違約責任等。 此外,規定要求:應與選定的云服務...
等級防護的重點不能檢測外部網絡攻擊,防止或限制二級系統至少在網絡邊界部署入侵檢測系統,三級及以上系統應至少在網絡邊界部署以下防護技術措施之一:入侵防御、WAF、反垃圾郵件系統或APT等。無日志審計的非合規二級及以上系統無法對網絡邊界或關鍵網絡節點的網絡安全事件進行日志審計,包括網絡入侵事件和惡意代碼攻擊。也不符合對關鍵網絡設備、關鍵主機設備、關鍵安全設備等的要求。沒有啟動審計功能,也沒有使用堡壘和基地機等技術手段。也就是說,日志審計以后只要有保障就是標準,否則就是不一致。利用好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我們迫切需要做的就是深入的了解《網絡安全法》的要求。上海網站等級保護測評在等級保護移動互聯安全中...
來說說等級保護中物聯網安全。在互聯網時代,手機和網絡的結合實現了人與人的連接,但物聯網時代,則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相連,有人稱之為“萬物互聯時代”。在物聯網時代,連接的力量讓人無法想象,因為我們每個人、每件物都處于連接中,因此面臨的網絡安全形勢更加嚴峻。第1級和第二級物聯網安全擴展要求,相對比較簡單。在第三級和第四級物聯網安全擴展要求中,針對安全物理環境中“感知節點設備防護”,強調“感知節點設備所處的物理環境應不對感知節點設備造成物理破壞”、“感知節點設備在工作狀態所處物理環境應能正確反映環境狀態”、“感知節點設備在工作狀態所處物理環境應不對感知節點設備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以及“關鍵感知節...
應用和數據安全創新,個人信息保護進入全新的時代,《網絡安全法》及等級保護2.0都對個人信息保護列了明確的條款及說明,尤其是等保2.0中,對數據安全中個人信息保護做了擴展及說明,對數據過度采集、未授權訪問等作出了明確要求,這個與《信息安全技術 個人信息安全規范》(GB/T 35273-2017 )遙相呼應,相輔相成。也就是說后面對于個人信息保護這個領域,一定是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重點關注對象,也是相關機構重點查處及管理的方向。 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法》是有明確定義,國標里面也有明確的說明,這個領域關鍵還是要定期對個人信息進行風險管理與審計,尤其是個人信息屬于內容層面,更應該通過專業的技術、工具...
等級保護重點 云計算平臺不在國內的不能選 二級及以上云計算平臺其云計算基礎設施需位于中國境內。如果選擇了境外的云平臺,那么等級保護肯定過不了。 內部只有一個網段的不符合 二級及以上系統,應將重要網絡區域和非重要網絡區域劃分在不同網段或子網。生產網絡和辦公網絡,對外和對內的服務器區混在一起的都是高危風險。 不受控的無線網絡隨意接入內部網絡 三級及以上系統,無線網絡和重要內部網絡互聯不受控制,或控制不當,通過無線網絡接入后可以訪問內部重要資源,這是高風險項,所以在三級及以上系統中要對非法接入行為進行管控,建議大家上安全準入設備,不僅*只針對無線網絡管控。 等級保護中重要數據存儲保密性沒有保護措施的...
我們知道,在物聯網時代,有無數的傳感器在工作。一個傳感器連接到網關和其他傳感器,需要具備身份標識和鑒別能力。這意味,以后的物聯網時代,各種傳感器的互聯互通和統一的通信協議變得極其重要。而這恰恰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混亂局面”,各種傳感器層不出窮,傳感器之間無法連接和通信,每家廠商都有自己的通信協議和互聯互通方式。 我們看到,等級保護中這些基本要求涉及外部物理安全、正常工作條件等方面,還是比較詳細的。在第三級和第四級中,安全區域邊界對入侵防范著重提到了感知節點通信和網關節點通信,這可以被視為傳感器等設備的安全要求。 等級保護的發展和變化。青浦區等級保護等級保護測評我們想了解等保,我們就要知道什么是...
等級保護安全區域邊界 從第二級到第四級,安全區域邊界的要求變化不大,主要是在入侵防范中增加了“應在檢測到網絡攻擊行為、異常流量情況時進行告警”。 如果整體來看,安全區域邊界引入了“訪問控制”機制,即在虛擬化網絡邊界、不同等級的網絡安全區域設置訪問控制規則,讓不同的人做自己范圍內的事。 安全建設管理 這一部分,分為云服務商選擇和供應鏈管理。在云服務商方面,規定明確要求“安全合規”,并且云計算平臺為其承載的業務應用系統提供相應等級的安全保護能力。 并且,一旦服務,應該規定各項服務內容和具體技術指標,包括管理范圍、職責劃分、訪問授權、隱私保護、行為準則和違約責任等。 此外,規定要求:應與選定的云服務...
等級保護安全通信方面 在第三級云計算安全擴展要求的安全通信網絡方面,增加了兩條:一是應具有根據云服務客戶業務需求自主設置安全策略的能力,包括定義訪問路徑、選擇安全組件、配置安全策略;二是提供開發接口或開放性安全服務,允許云服務客戶接入第三方安全產品或在云計算平臺選擇第三方安全服務。 這第二條很重要,有利于解決云服務商安全服務的鎖定能力,賦予云服務客戶更大的自主選擇權。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家公司使用A云計算平臺,還可以在使用A的同時使用B云服務商的安全產品或服務。 第四級的要求中,則增加了“對虛擬資源的主體和客體設置安全標記的能力”和“提供通信協議轉換或通信協議隔離等的數據交換方式”。更重要的是,...
等級保護管理制度要求 1安全管理制度 針對整個管理制度體系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安全策略、管理制度、制定和發布以及評審和修訂。 2安全管理機構 針對整個管理組織架構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崗位設置、人員配備、授權和審批、溝通和合作以及審核和檢查。 3安全管理人員 針對人員管理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人員錄用、人員離崗、安全意識教育和培訓以及外部人員訪問管理。 4安全建設管理 針對安全建設過程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定級和備案、安全方案設計、安全產品采購和使用、自行軟件開發、外包軟件開發、工程實施、測試驗收、系統交付、等級測評和服...
等級保護安全擴展要求是什么?安全擴展要求是采用特定技術或特定應用場景下的等級保護對象需要增加實現的安全要求。包括以下四方面:1.云計算安全擴展要求是針對云計算平臺提出的安全通用要求之外額外需要實現的安全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設施的位置”、“虛擬化安全保護”、“鏡像和快照保護”、“云計算環境管理”和“云服務商選擇”等。2.移動互聯安全擴展要求是針對移動終端、移動應用和無線網絡提出的安全要求,與安全通用要求一起構成針對采用移動互聯技術的等級保護對象的完整安全要求。主要內容包括“無線接入點的物理位置”、“移動終端管控”、“移動應用管控”、“移動應用軟件采購”和“移動應用軟件開發”等。3.物聯網安全...
等級保護安全區域邊界 從第二級到第四級,安全區域邊界的要求變化不大,主要是在入侵防范中增加了“應在檢測到網絡攻擊行為、異常流量情況時進行告警”。 如果整體來看,安全區域邊界引入了“訪問控制”機制,即在虛擬化網絡邊界、不同等級的網絡安全區域設置訪問控制規則,讓不同的人做自己范圍內的事。 安全建設管理 這一部分,分為云服務商選擇和供應鏈管理。在云服務商方面,規定明確要求“安全合規”,并且云計算平臺為其承載的業務應用系統提供相應等級的安全保護能力。 并且,一旦服務,應該規定各項服務內容和具體技術指標,包括管理范圍、職責劃分、訪問授權、隱私保護、行為準則和違約責任等。 此外,規定要求:應與選定的云服務...
在解讀“等級保護2.0”后,為大家解讀安全通用要求的標準詳情。 現在,我們來說說云計算方面的安全擴展要求。同樣,每一級安全擴展要求都分為五個部分,即安全物理環境、安全通信網絡、安全區域邊界、安全計算環境和安全建設管理。 我們注意到,在安全物理環境中,等保2.0強調“保證云計算基礎設施位于中國境內”,同時“確保云服務客戶的數據、用戶個人信息等存儲于中國境內”。 從這兩條規定,我們看到云計算基礎設施和數據不能出境。隨著國內數字經濟的發展和云計算的深入推進,云計算基礎設施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對國內數據中心而言,這也是一個利好消息。 我們重點來看第三級和第四級云計算安全擴展要求。據悉,第...
等級保護管理制度要求 1安全管理制度 針對整個管理制度體系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安全策略、管理制度、制定和發布以及評審和修訂。 2安全管理機構 針對整個管理組織架構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崗位設置、人員配備、授權和審批、溝通和合作以及審核和檢查。 3安全管理人員 針對人員管理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人員錄用、人員離崗、安全意識教育和培訓以及外部人員訪問管理。 4安全建設管理 針對安全建設過程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定級和備案、安全方案設計、安全產品采購和使用、自行軟件開發、外包軟件開發、工程實施、測試驗收、系統交付、等級測評和服...
等級保護第1級安全保護能力: 應能夠防護免受來自個人的、擁有很少資源的威脅源發起的惡意攻擊、一般的自然災難,以及其他相當危害程度的威脅所造成的關鍵資源損害,在自身遭到損害后,能夠恢復部分功能。 第二級安全保護能力: 應能夠防護免受來自外部小型組織的、擁有少量資源的威脅源發起的惡意攻擊、一般的自然災難,以及其他相當危害程度的威脅所造成的重要資源損害,能夠發現重要的安全漏洞和處置安全事件,在自身遭到損害后,能夠在一段時間內恢復部分功能。 第三級安全保護能力: 應能夠在統一安全策略下防護免受來自外部有組織的團體、擁有較為豐富資源的威脅源發起的惡意攻擊、較為嚴重的自然災難,以及其他...
等級保護技術要求 1安全物理環境 針對物理機房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主要對象為物理環境、物理設備和物理設施等;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物理位置的選擇、物理訪問控制、防盜和防破壞、防雷擊、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靜電、溫濕度控制、電力供應等。 2安全通信網絡 針對通信網絡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主要對象為廣域網、城域網和局域網等;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網絡架構、通信傳輸和可信驗證。 3安全區域邊界 針對網絡邊界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主要對象為系統邊界和區域邊界等;涉及的安全控制點包括邊界防護、訪問控制、入侵防范、惡意代碼防范、安全審計和可信驗證。 4安全計算環境 針對邊界內部提出的安全控制要求。主要對象為邊界內部...
等級保護2.0是什么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基本國策、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安全形勢的變化,等級保護制度2.0在1.0體系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主動防御、動態防御、整體防控和防護,實現對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和工業控制信息系統等保護對象全覆蓋,以及除個人及家庭自建網絡之外的領域全覆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2.0國家標準的發布,將對加強我國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提升網絡安全保護能力產生深遠的意義。等級保護2.0是為應對網絡空間環境的變化應運而生,從名稱上《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到《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的變更,標志著等...
等級保護重點是無法對外部網絡攻擊行為進行檢測、防止或限制 二級系統在網絡邊界至少部署入侵檢測系統,三級及以上系統在網絡邊界應至少部署以下一種防護技術措施:入侵防御、WAF、反垃圾郵件系統或APT等。 未配備日志審計的不符合 二級及以上系統無法在網絡邊界或關鍵網絡節點對發生的網絡安全事件進行日志審計,包括網絡入侵事件、惡意代碼攻擊事件等。對關鍵網絡設備、關鍵主機設備、關鍵安全設備等未開啟審計功能同時也沒有使用堡壘機等技術手段的也是不符合要求的。也就是以后只要做等保,日志審計將是一個標配,否則就是不符合。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與1.0的區別。奉賢區等保三級等級保護報價等級保護制度是我國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基...
在等級保護工控系統中安全區域邊界,涉及訪問控制、撥號使用控制和無線使用控制。訪問控制上,規定“應在工業控制系統與企業其他系統之間部署訪問控制設備,配置訪問控制策略,禁止任何穿越區域邊界的 E-Mail、Web、Telnet、Rlogin、FTP 等通用網絡服務”。并在邊界防護機制失效時,需要及時報警。 在撥號使用控制方面,第三級中增加“撥號服務器和客戶端均應使用經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統,并且采取數字證書認證、傳輸加密和訪問控制等措施。”在第四等級中,甚至“涉及實時控制和數據傳輸的工業控制系統禁止使用撥號訪問服務”。內網不需要做等保?業務系統不對外,不需要做等保?嘉定區等保等級保護咨詢等級保護工作工...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有5個運行步驟:定級、備案、建設和整改、等級測評、檢查。同時,也分5個等級,即信息系統按重要程度由低到高,劃分為5個等級,并分別實施不同的保護策略。 一級系統簡單,不需要備案,影響程度很小,因此不作為重點監管對象;二級系統大概50萬個左右;三級系統大概5萬個;四級系統量級較大,比如支付寶、銀行總行系統、國家電網系統,有1000個左右;五級系統屬國家、**類的系統,比如核電站、通信系統。所以一般不會涉及。 等級保護2.0標準體系主要標準包含哪些。黃浦區等保等級保護報價等級保護2.0標準體系主要標準如下: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總要求/上位文件)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
等級保護制度是我國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是國家網絡安全意志的體現。《網絡安全法》出臺后,等級保護制度更是提升到法律層面,等保2.0在1.0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主動防御、動態防御、整體防控和防護,除了基本的要求外,還增加了對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工業控制和大數據等對象全覆蓋。等保2.0標準的發布,對加強中國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提升網絡安全保護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從等保基本要求的結構來看,從等保1.0到等保2.0試行稿,再到等保2.0,等保2.0充分體現了“一個中心三重防御“的思想,一個中心指“安全管理中心”,三重防御指“安全計算環境、安全區域邊界、安全網絡通信”,同時等保2.0強化可...
眾所周知,在等級保護2.0中涉及云計算、物聯網、工業控制系統和移動互聯?,F在,讓我們來看有關移動互聯的安全擴展要求。等保2.0對移動互聯這樣解釋:采用無線通信技術將移動終端接入有線網絡的過程。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看新聞、刷微博、玩游戲、叫車、訂外賣等等。 在安全物理環境方面,主要是無線接入點的物理位置:無線接入設備的安裝要避免過度覆蓋和電磁干擾。 然后是安全區域邊界,這是一大重點,它涉及邊界防護、訪問控制和入侵防范。在訪問控制中,要求提到“無線接入設備應開啟接入認證功能,并且禁止使用WEP方式認證。”同時,在入侵防范方面,則規定更加詳細,不僅規定了“非授權的接入行為”,而且還...
在各類變化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一個變化是等級保護二級以上,從1.0的管理制度中把“安全管理中心”單獨拿出來進行要求,包括“系統管理、審計管理、安全管理、集中管控“等,這是為了滿足等保2.0的重要變化——從被動防御轉變為主動防御、動態防御。完善的網絡安全分析能力、未知威脅的檢測能力將成為等保2.0的關鍵需求。部署安全設備但不知道是否真的安全、不知道發生什么安全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置安全的“安全三不知”將成為歷史。 國內安全廠商近幾年陸續推出的大數據安全平臺、動態防御系統、安全中心等產品能極大地加強了整網的“主動安全分析能力”,及時掌握網絡安全狀況,對層出不窮的“未知威脅與突發威脅”起到關鍵的檢測和...
等級保護重點 重要數據存儲保密性沒有保護措施的不符合 三級及以上系統應采用密碼技術保證重要數據(如鑒別數據、重要業務數據和重要個人信息)在存儲過程中的保密性。如果這些重要數據是明文方式存儲又沒有部署數據庫防火墻、數據庫防泄漏等產品的是高風險項。 沒有數據備份措施的不符合 二級及以上系統應提供重要數據的本地數據備份和恢復措施,建議大家配備數據備份一體機,及時對自己的重要數據進行備份。另外重要數據、源代碼等備份到互聯網網盤、代碼托管平臺等不可控環境的也可以直接判為不符合,所以大家注意了,不要隨便把自己的數據備份到不可控的外部環境。 等級保護中二級系統在網絡邊界至少部署入侵檢測系統。黃浦區等級保護2...
等級保護測評做完要花很多錢去整改? 整改花多少錢取決于信息系統等級、系統現有安全防護措施狀況以及網絡運營者對測評分數的期望值,不一定要花很多錢。 整改的內容大體分為:安全制度完善、安全加固等安全服務以及安全設備的添置。 在安全制度及安全加固上網絡運營者自己可以做很多整改工作或者委托供應商進行加固。這些內容整改好,加上一定的安全技術措施,大致上可以滿足基本符合的要求,所以花多少錢要看怎么去做或者對網絡安全的期望值是多少。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與1.0的區別。徐匯區等保二級等級保護咨詢已經托管到云的系統不需要做等保? 根據“誰運營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該系統責任主體還是屬于網絡運...
等級保護安全通信方面 在第三級云計算安全擴展要求的安全通信網絡方面,增加了兩條:一是應具有根據云服務客戶業務需求自主設置安全策略的能力,包括定義訪問路徑、選擇安全組件、配置安全策略;二是提供開發接口或開放性安全服務,允許云服務客戶接入第三方安全產品或在云計算平臺選擇第三方安全服務。 這第二條很重要,有利于解決云服務商安全服務的鎖定能力,賦予云服務客戶更大的自主選擇權。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家公司使用A云計算平臺,還可以在使用A的同時使用B云服務商的安全產品或服務。 第四級的要求中,則增加了“對虛擬資源的主體和客體設置安全標記的能力”和“提供通信協議轉換或通信協議隔離等的數據交換方式”。更重要的是,...
等級保護工作工作誤區是什么?是內網不需要做等保?業務系統不對外,不需要做等保? 從技術角度來說,內網不表示安全,并且純粹的物理內網并不多見,或多或少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互聯網有聯系。 從法律法規的角度來說,所有非涉密系統都屬于等級保護范疇,和系統在外網還是內網沒有關系。 其次在內網的系統往往其網絡安全技術措施做的并不好,甚至不少系統已經中毒或已經有潛伏,所以不論系統在內網還是外網都得及時開展等保工作。等保不是免責的安全牌,理解、使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標準,結合業務的特點開展體系化的網絡安全管理工作才是正確的舉措。等級保護體系框架和保障思路的變化。崇明區等級保護2.0等級保護測評流程眾所周知...
在等級保護2.0中,涉及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有較為詳細的規定。其中,工控安全大致分為安全物理環境、安全通信網絡、安全區域邊界和安全計算環境以及安全建設管理。 首先是安全物理環境。其涉及兩點要求:一是室外控制設備應放置于箱體或裝置中,箱體或裝置還要具備散熱、防火和防雨等能力;二是設備遠離強電磁干擾、強熱源等環境。 重點是安全通信網絡和安全區域邊界。在網絡上,要求重點提到了工業控制系統與企業其他系統之間劃分區域,區域間應采用技術隔離手段。而在工業控制系統內部,又需要根據業務特點劃分為不同的安全域。 注意,這里提到了兩個關鍵點:工控系統與企業其他系統之間要隔離;工控系統內部又需要隔離。并且二級以上,...
等級保護安全區域邊界 從第二級到第四級,安全區域邊界的要求變化不大,主要是在入侵防范中增加了“應在檢測到網絡攻擊行為、異常流量情況時進行告警”。 如果整體來看,安全區域邊界引入了“訪問控制”機制,即在虛擬化網絡邊界、不同等級的網絡安全區域設置訪問控制規則,讓不同的人做自己范圍內的事。 安全建設管理 這一部分,分為云服務商選擇和供應鏈管理。在云服務商方面,規定明確要求“安全合規”,并且云計算平臺為其承載的業務應用系統提供相應等級的安全保護能力。 并且,一旦服務,應該規定各項服務內容和具體技術指標,包括管理范圍、職責劃分、訪問授權、隱私保護、行為準則和違約責任等。 此外,規定要求:應與選定的云服務...
等級保護工作工作誤區是什么?是內網不需要做等保?業務系統不對外,不需要做等保? 從技術角度來說,內網不表示安全,并且純粹的物理內網并不多見,或多或少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互聯網有聯系。 從法律法規的角度來說,所有非涉密系統都屬于等級保護范疇,和系統在外網還是內網沒有關系。 其次在內網的系統往往其網絡安全技術措施做的并不好,甚至不少系統已經中毒或已經有潛伏,所以不論系統在內網還是外網都得及時開展等保工作。等保不是免責的安全牌,理解、使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標準,結合業務的特點開展體系化的網絡安全管理工作才是正確的舉措。等級保護中移動互聯的安全擴展要求。虹口區等級保護等級保護服務團隊等級保護測評做...
我國的等保工作是從1994年提出的,但直至2007年才發布《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及后續的系列政策,等保工作才正式開始。2008年,《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的公布標志著等級保護制度的標準化,等保1.0時代正式到來。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精進,網絡安全威脅也不斷升級,等保1.0已經逐漸不能適應網絡環境的變化。2019年5月13日下午,《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正式發布,替代了原先的《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22239-2008),并在標準名稱、保護對象、章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