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類參與者各具優劣勢,工業互聯網平臺可謂AI發展的較佳土壤。由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了數以千萬計的設備和傳感器,能夠對異構系統、運營環境、人員信息、生產資料等要素泛在感知、高效采集和云端匯總,集成海量工業數據,為AI模型訓練提供優良數據集。同時,面向特定應用場景的算法可形成應用模塊,搭載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算力則由用戶端選擇私有部署、云端部署或混合部署。目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傳統制造業廠商、工業軟件廠商、ICT企業及互聯網企業四大類。工業互聯網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縮小數字鴻溝。陜西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廠商
中國與美德在工業基礎和工業know-how方面差距明顯。德國工業積淀深厚,在產品研發、裝備和自動化系統、工業控制和工藝流程等領域擁有全球有名的老牌工業企業和隱形中小企業,例如西門子。美國工業知識經驗軟件化、平臺化能力處于全球先進地位,擁有IBM、微軟、甲骨文等全球軟件服務寡頭。中國工業化發展歷程短,缺乏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工業領域的行業機理、工藝流程、模型方法經驗和知識積累不足。但是,國內完整的產業體系帶來了巨大的應用需求和發展潛力,為平臺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北京工業互聯網智能化服務商虛擬現實技術在工業互聯網中應用,提升員工培訓效果。
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推動了一批新模式、新業態孕育興起,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發展成效明顯,初步形成了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六大類典型應用模式。平臺化設計是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人員、算法、模型、任務等設計資源,實現高水平高效率的輕量化設計、并行設計、敏捷設計、交互設計和基于模型的設計,變革傳統設計方式,提升研發質量和效率。日本、法國等其他發達國家也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積極布局,通過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推動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這些國家的企業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為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采礦行業是采掘、開發自然界能源或將自然資源加工轉換為燃料、動力的工業,當前主要面臨資源緊缺、安全監管與環保壓力大、設備實時監管、精細化管理要求高等痛點。山西潞安新元煤礦、陜煤集團小保當煤礦、山東黃金三山島金礦、內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礦等采礦企業利用“5G+工業互聯網”,開展智能采掘與生產控制、環境監測與安全防護、井下巡檢等,把人從危險繁重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促進了采礦行業綠色、安全生產。總體來說,國外工業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情況呈現出多元化、協同化和創新化的特點。邊緣計算節點部署靈活,提升工業互聯網邊緣處理能力。
行業滲透率方面,根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數據地圖(2021)》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約為17.50%,整體滲透率不高。根據工信部《“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將達到45%。市場空間方面,《中國統計年鑒(2023)》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約為47.20萬家,以每家單位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費用為500萬元、市場滲透率45%測算,對應2025年市場空間超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助力安全生產,降低事故發生率。遼寧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
工業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引導制造業向更高水平邁進。陜西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廠商
多方融合與協同,營造良好發展生態。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官方更好結合,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等政策工具,促進企業加快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深入推進產融合作、產教融合,加強資金、人才等要素的保障水平。依托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等,匯聚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各方力量,協同推動工業互聯網推廣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本質是通過工業互聯網網絡采集海量工業數據,并提供數據存儲、管理、呈現、分析、建模及應用開發環境,匯聚制造業企業及第三方開發者,開發出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工業APP應用。陜西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