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預警,風險動態控。以系統“云端”的危廢數據為監測基礎,梳理“預警清單”和“報警清單”2張清單,如達到“危廢庫存量達到可容納的90%、存放時間超過10個月、突變系數高過同行業50%”等指標,平臺提前“預警”;達到“危廢存放時間超過1年、出庫轉運單數不一致”等指標,向企業負責人、生態環境監管人員同步推送紅、橙、黃三色“電子處罰單”,提醒相關人員及時響應、快速處置。項目自2021年2月16日運行以來,累計發送預、報警信息20659條,管理人員上門指導整改3425次。智能危廢回收,支持遠程監控,實現危廢管理的智能化升級。湖北小微企業智能危廢回收裝置管理
國內危廢倉儲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物料擺放隨意,基礎管理粗放,在倉庫實際運作中,為了提高倉庫面積使用率,處置企業會承接超出自己儲存能力的貨物,導致在堆放物料時無法滿足間距要求,甚至經常發生由于垛位過大而堵塞消防通道和消防器材的狀況。物料擺放隨意,無精細化分區管理不只會造成安全隱患,還會使物料盤點困難,工人無法快速準確找到指定物料,焚燒前配伍混亂,導致焚燒不穩定。有的企業不顧國家標準及貨主要求進行露天堆存,帶來了貨物丟失、污染等風險。湖北小微企業智能危廢回收裝置管理危廢云倉,采用加密技術保護數據安全,確保企業信息不泄露。
智能云倉,全時段監控規范,危險廢物管理由“粗略”變“精確”,一是更新數據“精確”。實時更新企業電子危險廢物臺賬,同時通過車載GPS跟蹤連接危險廢物運輸車輛,精確掌握每一批危險廢物“在何處,去何處,何時到”,實現“產廢源-物流端-處置端”數據全過程覆蓋、全時段監控、全鏈條式追溯。目前,系統內已建立危險廢物電子臺賬1310份。二是跟蹤服務“精心”。第三方收集單位安排專門的環保技術人員,提供現場診斷、管理咨詢等一站式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做”環保日常管理方案,協助小微產廢企業通過系統完成危險廢物系統申報、危險廢物倉庫建設管理等環保工作,已累計為590家企業提供“定制”管理方案,幫助1500家企業規范危險廢物現場管理。三是有效監管“精細”。生態環境部門可直接通過查詢系統及其移動端數據,實時掌握設備的在線運行狀態和異常警報,隨時了解危險廢物運輸處置數據、危險廢物貯存狀態、聯單數據分析、污染風險預警等信息,對小微產廢企業、運輸單位、處置單位三方全過程管理,讓執法人員集中精力解決存在風險預警問題。該模式實施后,小微危險廢物管理規范化合格率大幅提升。
玉環億康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同樣享受到智能云倉帶來的便利。“以前廢乳化液都要派專人‘盯’著,滿了就得打電話叫人來收,有時當天可能還叫不到收集的人。現在好了,有了智能云倉,我們的倉管員算是減負了。”提起公司的智能云倉,“億康暖通”總經理章銀宗很滿意。截至目前,玉環已鋪設危廢收集智能云倉833只,幫助企業節約危廢倉庫建設費1000多萬元,節省危廢處理成本約20%。截至目前,智慧環保云管理平臺已累計生成轉移聯單1877張,小微企業危廢規范化管理合格率從29.2%提升至66.7%。據介紹,他們已將1700多家小微企業納入統一收運體系,接下來他們還會逐步鋪設智能云倉,實現小微企業危廢“智治”全覆蓋。危廢云倉為官方部門提供數據支持,助力環境監管。
江蘇御江環保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10日領取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并與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攜手“綠島”項目共同搭建小微危廢智能收集平臺“南通危廢收集智慧云倉”,實現“兩個替代、兩個降低”即以智能收集設備、信息化監管平臺替代不合規的儲存方式及繁瑣的手工申報臺賬;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和環境安全風險,為南通市的小微企業提供危險廢物統一收集、分類暫存、中轉和管理服務,較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在危險廢物管理和轉移處置過程中的風險隱患和經濟成本。危廢云倉,提供危廢處理成本分析報告,助力企業節約成本。湖北小微企業智能危廢回收裝置管理
智能識別技術,讓危廢回收裝置自動分類,減少人工干預,提升處理速度。湖北小微企業智能危廢回收裝置管理
智能化配伍,危廢處置中焚燒和填埋占據主流地位。焚燒技術可有效去除危廢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回收利用其中的熱能,可同時達到減量、無害化和綜合利用的目的,是危廢處置中應用較普遍的技術[2]。由于危廢的種類繁多且復雜,其成分波動范圍較大。危廢在焚燒過程中,熱值穩定是保證回轉窯和二燃室溫度穩定的前提,因此配伍成果至關重要。將來,可根據WMS中存儲的物料信息,按照配伍算法自動生成取貨任務表,并給AGV叉車發出取料指令。當配伍計算過程中發現缺某種物料時,系統會提前給出提示信息,以便及時添加,從而滿足生產需求。湖北小微企業智能危廢回收裝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