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對策:在實際使用中,對環境中的透明介質,特別是表面接近鏡面的透明介質,需要做特殊處理,避免產生不穩定或錯誤的測量結果。具體的處理方式可以是對介質表面做漫反射半透明處理,降低透明度和反射能力,或者在處理測量數據時對這些位置做屏蔽。當雷達對鏡面目標進行測量時,需要注意!!只當目標表面與入射激光垂直時才能有效測量,如果激光入射角不垂直,其漫反射率很低,導致無法有效測量,實際測量到的結果是鏡面反射光路上的鏡像目標距離,雷達投射在鏡面目標產生了全反射,全反射光投射在目標,雷達實際測試出距離是虛線邊框目標距離。激光雷達在無人倉儲系統中實現貨物的精確定位。河北量子雷達激光雷達
反射率,反射率是指物體反射的輻射能量占總輻射能量的百分比,比如說某物體的反射率是20%,表示物體接收的激光輻射中有20%被反射出去了。不同物體的反射率不同,這主要取決于物體本身的性質(表面狀況),如果反射率太低,那么激光雷達收不到反射回來的激光,導致檢測不到障礙物。激光雷達一般要求物體表面的反射率在10%以上,用激光雷達采集高精度地圖的時候,如果車道線的反射率太低,生成的高精度地圖的車道線會不太清晰。掃描幀頻,激光雷達點云數據更新的頻率。對于混合固態激光雷達來說,也就是旋轉鏡每秒鐘旋轉的圈數,單位Hz。例如,10Hz即旋轉鏡每秒轉10圈,同一方位的數據點更新10次。安徽連續波激光雷達規格覽沃 Mid - 360 體積小巧,可為 10cm 小盲區,嵌入式安裝實現無盲區覆蓋。
行業上游供應商,激光雷達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光學和電子元器件)、中游(集成激光雷達)、下游(不同應用場景)。其中上游為激光發射、激光接收、掃描系統和信息處理四大部分,包含大量的光學和電子元器件。中游為集成的激光雷達產品,下游包括測繪、無人駕駛汽車、高精度地圖、服務機器人、無人機等眾多應用領域。激光器和探測器是激光雷達的重要部件,激光器和探測器的性能、成本、可靠性與激光雷達產品的性能、成本、可靠性密切相關。
點頻,即周期采集點數,因為激光雷達在旋轉掃描,因此水平方向上掃描的點數和激光雷達的掃描頻率有一定的關系,掃描越快則點數會相對較少,掃描慢則點數相對較多。一般這個參數也被稱為水平分辨率,比如激光雷達的水平分辨率為 0.2°,那么掃描的點數為 360°/0.2°=1800,也就是說水平方向會掃描 1800 次。那么激光雷達旋轉一周,即一個掃描周期內掃描的點數為 1800*64=115200。比如禾賽 64 線激光雷達,掃描頻率為 10Hz 的時候水平角分辨率為 0.2°,在掃描頻率為 20Hz 的時候角分辨率為 0.4°(掃描快了,分辨率變低了)。輸出的點數和計算的也相符合 1152000 pts/s。覽沃 Mid - 360 從 2D 到 3D 感知升級,提升移動機器人運維效率。
激光光源,由于激光器發射的光線需要投射至整個FOV平面區域內,除了面光源可以直接發射整面光線外,點光源則需要做二維掃描覆蓋整個FOV區域,線光源需要做一維掃描覆蓋整個FOV區域。其中點光源根據光源發射的形式又可以分為EEL(Edge-Emitting Laser邊發射激光器)和VCSEL(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兩種,二者區別在于EEL激光平行于襯底表面發出(如圖1),VCSEL激光垂直于襯底表面發出(如圖2)。其中VCSEL式易于進行芯片式陣列布置,通常使用此類光源進行陣列式布置形成線光源(一維陣列)或面光源(二維陣列),VCSEL光源剖面圖與二維陣列光源芯片示意圖如下覽沃 Mid - 360 混合固態技術,成就 360° 全向超大視場角優越性能。單線激光雷達規格
安裝布置靈活,覽沃 Mid - 360 滿足移動機器人各種復雜安裝場景。河北量子雷達激光雷達
工作原理,,與MEMS微振鏡平動和扭轉的形式不同,轉鏡是反射鏡面圍繞圓心不斷旋轉,從而實現激光的掃描。在轉鏡方案中,也存在一面掃描鏡(一維轉鏡)和一縱一橫兩面掃描鏡(二維轉鏡)兩種技術路線。一維轉鏡線束與激光發生器數量一致,而二維轉鏡可以實現等效更多的線束,在集成難度和成本控制上存在優勢。簡而言之,使用轉鏡折射光線實現激光在FOV區域內的覆蓋,通常與線光源配合使用,形成FOV面的覆蓋,也可以與振鏡組合使用,配合點光源形成FOV面的覆蓋。河北量子雷達激光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