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環境相對濕度較低時(<50%),單組分硅酮膠固化速度變慢,固化至足夠深度需要的時間變長。當硅酮膠表面已經固化,內部還沒有完全固化時,如果膠縫發生較大的寬窄變化(通常由面板的熱脹冷縮引起),膠縫的表面就會受到影響,出現不平整現象。由于硅酮膠的固化速度、模量以及膠縫寬窄變化幅度等因素的不同,膠縫不平整的表現也不同,有時是整條膠縫中間隆起,有時是連續的鼓包,有時是扭曲的變形,統稱為“起鼓現象”,割膠后是實心的。雙組分硅酮密封膠應在溫度12℃~35℃,相對濕度40%~60%的清潔環境條件下使用,下雨、下雪時不能施工。浙江門窗膠選擇
建筑膠受益產業升級,需求穩中有升。有機硅建筑膠主要以硅酮類密封產品與改性硅烷類產品為主,硅酮類產品應用于傳統的建筑幕墻、中空玻璃、節能門窗以及裝飾領域,而改性硅烷類產品則是裝配式建筑適用的密封膠產品。受益于消費升級帶動的裝飾裝修行業提檔升級以及國家政策刺激下的高質里建材需求提高,我們認為傳統的建筑幕墻中空玻璃、門窗裝飾領域的有機硅密封膠需求將穩中有升,RTV(有機硅室溫膠)需求量將從 2021 年的 61.25 萬噸增長至 2025 年的 79.87 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6.86%。而在《“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為 30%以上”目標的展望下,裝配式建筑有望為有機硅建筑膠貢獻高增量。密封膠環境溫度越高,則密封膠的固化速度會越快。
凌の靈806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膠不適用于結構性裝配,也不宜使用于以下情況:1、所有會滲出油脂、增塑劑或溶劑的材料,諸如浸油木材,油底鋼板縫以及某些未硫化或部分硫化的橡膠襯材和膠帶等;2、密不通風的場所(硅酮膠需要依靠大氣中的水分固化);3、當材料表面溫度超過50℃時;4、結霜潮濕的表面;5、連續浸水的環境;6、、地底下終年潮濕的地方;7、需要上油漆的表面,因油漆會龜裂或剝落;8、易遭到磨損或物理破壞的地方;9、會直接接觸到食物的表面。
硅酮膠出現“起鼓現象”的原因可能有:1)板塊尺寸大導致接縫變位大;2)板塊的線脹系數較大(如鋁板、聚碳酸酯板)導致接縫變位大;3)板塊晝夜溫差較大;4)環境濕度偏低,相對濕度低于40%。硅酮膠“起鼓現象”是固化速度、環境濕度、環境溫差、膠縫寬度、面板材質及尺寸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上述幾種因素都處于不利的情況下,硅酮膠出現“起鼓現象”的概率就會較高。在相對濕度非常低的情況下(<30%),面板線脹系數較小的玻璃幕墻或面板尺寸不大的鋁板幕墻的膠縫也可能出現“起鼓現象”。因此,“起鼓現象”是密封膠在干燥氣候條件下,由于固化速度變慢,同時接縫發生的變形較大而導致的,并不是密封膠本身有質量問題。單組分硅酮密封膠應在溫度5℃~40℃,相對濕度40%~60%的清潔環境條件下使用,下雨、下雪時不能施工。
相對于有機硅基礎聚合物而言,白油價格較低,但性能可謂是天差地別。一般情況下,在使用劣質充油膠幾個月到半年以后,填充的礦物油就會從密封膠中遷移滲透出來,最終導致密封膠自身變硬、開裂、粉化、流油、不粘等系列問題,直接給用戶帶來嚴重的質量問題甚至安全隱患。相比于有機硅聚合物,填料與助劑成本比例并不算高,但作為密封膠不可或缺的催化劑與交聯劑,其品質直接影響了密封膠在生產過程中是否能充分反應。為了節省成本,某些企業在密封膠的配方中以劣質填料與低純度助劑替代原有的成熟配方。這樣的密封膠由于反應不充分,非常容易出現開裂、粉化等現象,嚴重者將大程度上損傷密封膠耐久性,縮短使用壽命,為建筑安全植下一顆“不定時炸彈”。根據數十年的密封膠應用經驗,密封膠的適宜使用溫度在5℃~40℃之間。硅烷改性密封膠
但也不是溫度越高越好,因為超過50℃時打膠,膠體會因為固化反應速度過快而形成大量的氣泡。浙江門窗膠選擇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建筑門窗的節能環保、安全降噪、防曬耐用等方面受到越發重視。而密封膠在門窗制造過程中雖然只是輔助材料,所占成本比重很小,但是對于門窗的性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水密、氣密、保溫、隔聲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大多門窗為金屬合金材質,所以需要對玻璃和金屬粘接性優異的密封膠。硅酮密封膠不僅具有優異的耐候耐高低溫性,同時在其完全固化之后,可使兩種不同材質的界面充分粘接,達到門窗密封的效果。凌志推出一系列門窗玻璃密封膠,對于門窗玻璃與金屬界面的粘接提供有效效果,并且對于部分特殊門窗,比如防火門窗等具有更優的產品推薦,配套專業的應用技術服務。浙江門窗膠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