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智慧停車系統究竟有哪些神奇之處呢?首先,它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通過實時更新停車位信息,車主可以迅速找到空余車位,避免了盲目尋找和浪費時間的情況。同時,預約停車位的功能也讓車主能夠提前規劃好出行路線,減少因停車問題而導致的交通擁堵。其次,智慧停車系統提高了停車場的運營效率。通過數據分析,管理者可以了解停車場的使用情況,優化停車位的布局和配置,提高停車位的利用率。此外,系統還能夠實時監控停車場的安全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情況,確保車主的停車安全。共享停車協議自動生成電子合同,糾紛時提供完整停車記錄存證。東莞企石鎮無人值守智能停車場
對于城市和停車場的管理者來說,這種情況也是很頭疼的。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不只停車場的壓力會加倍,停車場附近的道路也會被洶涌的車流堵塞。除了維持停車場的秩序,還要花時間和精力派人去疏導周邊道路的交通。為解決這一問題,2019年7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將推動車聯網、智能停車、智能公共交通、在線叫車和自行車共享等新型交通運輸業態的應用,促進先進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深度融合,發展以數據驅動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它不只標志著停車場“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也意味著“停車難”帶來的一系列交通問題,有一個被認可的、先進的解決思路。酒店智能停車施工方案智能車位鎖語音提示功能,靠近時自動播報"預約車位,請勿占用"。
較新技術,目前國外停車場較新技術的應用主要有以下7種技術:1.超聲波技術用于車位監測、車輛導引計數;2.視頻車輛底盤檢測技術;3.車牌識別技術用于出入口控制及尋車系統;4.網絡攝像機用于車位監測;5.用于路面停車收費;6.自動收費機用于場內、出口收費;7.智能誘導系統;8.停車場管理系統。實際上,車道管理設備與停車場管理系統之間有本質區別,停車場管理系統是由電腦、管理軟件、網絡、車道設備組成的完成停車場管理功能的集中體。
功能,復合管理,停車場能同時適用業戶停車和臨時停車。1.對于長期用戶車輛,采用中距離非接觸卡,感應距離在50-80CM。 同時該卡還可應用于門禁系統中;2.對于臨時外來車輛,系統將通過自動出卡機發臨時卡(短距離小于10mm),記錄外來車輛的進出時間,根據停車時間進行自動計費、收費并顯示。剩余車位顯示,在停車場入口處設置剩余車位顯示牌,顯示當前停車場內的剩余車位數,當停車場公共停車位已滿時,給出滿位指示。智能停車能實現脫網收費的功能。同時系統可以根據所有用戶的需求功能均在紅門總部安裝并嚴格調試合格。高低雙層出入口操作面板設計,解決了行業中大貨車,大客車停車管理(如無法與轎車同用系統票箱取卡,刷卡等)不便之弊端。將各組件模塊模塊集中在一起,將原一進一出的管理人員必須三人方能完成的事一人就可輕松完成。在商場、機場等場景,智能停車機器人可代客泊車,節省人力成本,提高服務水平。
隨著“互聯網+停車”發展,智慧停車也走進生活。目前曲江新區已實現全部泊位地磁覆蓋。通過地磁設備自動計時計費,告別了單純依靠人工值守的管理模式,也避免因離場不及時帶來誤計費的不便,提升了用戶滿意度和管理效能。為緩解“停車難”問題,曲江新區在竹里巷試點引入智能平板鎖設備,針對竹里巷場地狹長、緊鄰盲道和行道樹、無法安裝道閘等問題,引入本應用于路內停車的智能平板鎖,進行開放式、無人化、智能化管理。“停車繳費掃碼加載不出來”,“繳費要關注公眾號……”為提升停車方便度,曲江新區率先開展ETC智慧停車試點工作,打造陜西交控ETC設備的停車場。ETC無感支付實現不停車快速繳費,有效提升通行效率和周轉率。停車軌跡追蹤技術助力被盜車輛快速定位與追回。東莞橋頭鎮大樓智能停車庫
停車記錄同步車載系統,自動更新電子行車日志。東莞企石鎮無人值守智能停車場
停車問題是城市發展中出現的靜態交通問題。靜態交通是相對于動態交通而存在的一種交通形態,二者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對城市中的車輛來說,行駛時為動態,停放時為靜態。停車設施是城市靜態交通的主要內容。隨著城市中各種車輛的增多,對停車設施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如果兩者之間失去平衡,停車設施難以滿足車輛增長對停車空間的需求,就會出現車是停車難的問題。較近十幾年來我國車市機動車增長速度平均在10%—15%,而城市道路平均增長速度只有2%—3%,特別是大城市的機動車擁有量和交通的增長遠遠超過交通基礎設施的增長速度。如北京市,在20世紀90年代,小汽車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30%左右,尤其是私人轎車增長更快,1992—1995年年遞增率達到45%以上,是全市機動車平均年遞增率的三倍,有的年份增長率達到100%,但城市道路平均增長率只為1.2%,道路面積增長率為3.7%。東莞企石鎮無人值守智能停車場